痔疮不治疗可能引发贫血、感染、血栓形成、肛门功能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淤血扩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长期不处理可能加重症状或诱发并发症。
1、贫血
长期便血会导致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为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内痔出血多为无痛性便后滴血,严重时呈喷射状。需通过血常规确诊,可遵医嘱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地奥司明片等药物止血,必要时行硬化剂注射治疗。
2、感染
痔核脱出后可能嵌顿坏死,继发细菌感染引发肛周脓肿。表现为肛门剧烈疼痛、局部红肿发热。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配合高锰酸钾坐浴。若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
3、血栓形成
外痔静脉破裂后血液淤积形成血栓,出现肛门突发紫黑色硬结伴剧痛。急性期48小时内可手术取栓,超过72小时需用草木犀流浸液片缓解水肿,配合七叶皂苷钠片消炎镇痛。
4、肛门功能受损
反复脱垂的痔核会牵拉肛垫下移,导致肛门括约肌松弛。可能出现肛门失禁、黏液渗出等症状。需进行提肛运动锻炼盆底肌,重度者需行痔上黏膜环切术或肛门成形术。
5、生活质量下降
持续肛周不适会影响坐卧行走等日常活动,引发焦虑抑郁。需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避免久坐久站。温水坐浴可缓解症状,疼痛明显时可短期使用双氯芬酸钠栓。
痔疮患者应保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多吃西蓝花、燕麦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和过度用力排便,建议每坐立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孕期痔疮加重需在产科指导下选择安全性高的保守治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