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特异性外阴炎主要表现为外阴皮肤瘙痒、灼热感、红肿、分泌物增多及排尿不适等症状。该病可能与局部刺激、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检查明确病因。
1、外阴瘙痒
外阴瘙痒是非特异性外阴炎最常见的症状,患者常感到外阴部持续性或阵发性刺痒,夜间可能加重。瘙痒可能与局部潮湿、卫生巾摩擦或分泌物刺激有关。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可遵医嘱使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克霉唑乳膏或炉甘石洗剂缓解症状。若合并真菌感染,需配合抗真菌药物治疗。
2、外阴红肿
外阴皮肤及黏膜出现充血、肿胀,可能伴随局部温度升高。红肿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或机械性刺激导致,严重时会出现皮肤皲裂。建议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合并湿疹时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
3、异常分泌物
阴道分泌物量增多,颜色可能呈黄色或灰白色,质地稀薄或黏稠,偶有异味。分泌物刺激外阴可加重炎症反应。需通过白带常规检查鉴别是否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感染,治疗可选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保妇康栓或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膏。
4、排尿不适
炎症累及尿道口时可能出现排尿疼痛、尿频或尿急,易与尿路感染混淆。需排查是否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日常应多饮水稀释尿液,减少刺激。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同时配合外阴局部护理。
5、皮肤破损
长期搔抓或炎症反复发作可能导致外阴皮肤糜烂、溃疡或苔藓样变。此类情况需警惕继发感染,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清洁。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康复新液湿敷、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严重者需口服阿奇霉素胶囊控制感染。
非特异性外阴炎患者应避免使用含香精的卫生用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忌辛辣刺激饮食。若症状持续3天无缓解或出现发热、脓性分泌物,须及时就诊妇科排查特异性感染。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以防交叉感染。日常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菌群平衡,选择纯棉透气内衣减少局部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