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出现肚子疼伴随恶心想吐可能由急性胃肠炎、胃痉挛、食物中毒、肠梗阻、胆囊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禁食观察、补液治疗、药物治疗、胃肠减压、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
1.急性胃肠炎
多因进食不洁食物或病毒感染导致胃肠黏膜急性炎症。典型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绞痛、呕吐腹泻,可能伴随低热。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必要时服用诺氟沙星胶囊抗感染。家长需注意患儿脱水情况,及时补充电解质。
2.胃痉挛
常由寒冷刺激、暴饮暴食或精神紧张引发胃平滑肌强烈收缩。疼痛呈阵发性加剧,呕吐后可能缓解。建议热敷上腹部,饮用温水,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若持续不缓解可遵医嘱使用山莨菪碱片解痉。
3.食物中毒
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2-6小时突发剧烈腹痛呕吐,可能伴水样便。需立即停止进食可疑食物,大量饮用淡盐水催吐。严重者需就医洗胃,必要时静脉输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抗感染治疗。
4.肠梗阻
因肠粘连、肿瘤或粪石堵塞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表现为腹胀绞痛、呕吐粪样物、停止排气排便。需禁食并急诊行胃肠减压,完全性梗阻需手术解除梗阻,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
5.胆囊炎
胆囊结石嵌顿引发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向右肩放射,进食油腻食物后呕吐加重。急性发作期需禁食,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钠抗炎,疼痛剧烈可肌注哌替啶注射液,反复发作建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出现腹痛呕吐时应暂时禁食4-6小时,呕吐缓解后从米汤等流质开始逐步恢复饮食。注意记录呕吐物性状、腹痛部位与持续时间,就诊时准确告知医生。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老年人、孕妇及儿童症状加重需立即急诊。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进食,避免暴饮暴食与过度劳累,腹部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