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后人工晶状体通常可终身使用,但术后效果维持时间与个体差异、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
白内障手术通过置换混浊的天然晶状体为人工晶状体实现视力恢复。人工晶状体材质稳定,理论上无代谢损耗,多数患者术后视力可长期保持清晰。术后1-3个月为关键恢复期,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预防感染和炎症,定期复查角膜愈合及眼压情况。若术后无后发性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视力可稳定10年以上。高龄患者可能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眼底疾病影响远期效果。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后囊膜混浊导致视力再次下降,称为后发性白内障,需通过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治疗。糖尿病患者术后5-10年发生视网膜病变概率较高,可能需二次干预。外伤或高度近视患者人工晶状体移位风险略增,需避免剧烈运动。
术后需终身避免紫外线直射,建议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控制血糖血压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每6-12个月复查眼底。若出现突然视力下降、眼痛需立即就医,避免揉眼及游泳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保持用眼卫生可延长手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