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引起的咽喉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缓解、饮食调整、口腔护理及预防传播等方式治疗。病毒性疱疹性咽喉炎主要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感染引起,常表现为咽痛、发热、口腔疱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和更昔洛韦注射液。阿昔洛韦片适用于免疫功能正常患者的初次感染,泛昔洛韦胶囊生物利用度较高,更昔洛韦注射液多用于重症或免疫缺陷患者。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肾毒性药物联用。
2、对症缓解
针对咽痛可短期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退热镇痛。咽部肿胀明显时可配合地塞米松喷雾剂局部抗炎。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使用含利多卡因的漱口水能暂时缓解进食疼痛,但每日不超过3次以免抑制咽反射。
3、饮食调整
选择室温流质或软食如米汤、藕粉、蒸蛋羹,避免酸性、辛辣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蜂蜜水保持口腔湿润。蛋白质补充可选用牛奶、豆浆等低敏食物,维生素摄入以煮熟的胡萝卜泥、南瓜粥为主。冷饮如酸奶可暂时缓解疼痛但不宜过量。
4、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4-6次,餐后必须清洁。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康复新液轻柔擦拭口腔黏膜。疱疹破溃期禁用牙刷摩擦创面,改用硅胶指套牙刷。唇周疱疹可外涂喷昔洛韦乳膏,结痂后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继发感染。
5、预防传播
发病期需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避免共用餐具、毛巾等物品。家庭成员接触患者分泌物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洗手。患者咳嗽时用肘部遮挡,疱疹结痂前避免亲吻或亲密接触。免疫功能低下者需佩戴口罩防护,孕妇及婴幼儿应避免密切接触患者。
病毒性疱疹性咽喉炎病程通常持续7-10天,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恢复期可逐步增加吞咽训练,如含化维生素C片刺激唾液分泌。观察是否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持续高热等预警症状,若3日内症状无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复诊。愈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免疫力下降导致复发,定期复查咽部情况直至黏膜完全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