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四肢外伤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发布于 2025/07/13 18:34
发布于 2025/07/13 18:34
急性四肢外伤可通过止血包扎、冷敷处理、清创消毒、固定制动、药物治疗等方式处理。急性四肢外伤通常由机械性损伤、运动伤害、交通事故、锐器切割、高处坠落等原因引起。
四肢外伤出血时需立即压迫止血,使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料直接按压伤口5-10分钟。动脉出血呈喷射状需在近心端加压包扎,静脉出血可抬高患肢配合加压包扎。包扎材料应选用透气敷料,避免使用卫生纸或棉花等易粘连物质。止血后需观察末梢循环,防止包扎过紧导致缺血。
闭合性损伤如挫伤或扭伤后48小时内应间断冷敷,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冰袋需用毛巾包裹避免冻伤,冷敷可减少组织渗出和肿胀。开放性伤口禁止直接冷敷,骨折伴皮温降低时需停止冷敷。冷敷期间需定期检查皮肤感觉,出现苍白或麻木需立即停止。
污染伤口需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异物,冲洗压力建议5-8psi。表浅擦伤可用碘伏棉球螺旋式消毒,深部伤口需配合双氧水冲洗。清创后覆盖凡士林纱布保持创面湿润,较深伤口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动物咬伤或严重污染伤口清创后建议延迟缝合。
疑似骨折需用夹板超关节固定,上肢可用三角巾悬吊。脊柱损伤需轴向滚动搬运,长骨骨折固定应包含上下两关节。弹性绷带固定需保持适度张力,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转运过程中需每30分钟检查末梢血运,出现青紫需松解固定装置。
疼痛明显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或对乙酰氨基酚片,开放性伤口需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预防感染。严重创伤可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减轻水肿,肌肉痉挛可使用盐酸乙哌立松片。所有药物使用需排除禁忌证,创面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
急性四肢外伤处理后需保持伤口干燥清洁,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等感染迹象。上肢损伤恢复期可进行抓握训练,下肢损伤需逐步负重避免肌肉萎缩。饮食应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促进组织修复。伤后2-3天肿胀未缓解或出现剧烈疼痛、感觉异常需及时复诊。康复锻炼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避免过早剧烈运动导致二次损伤。
上一篇 : 腿上按一下就凹陷是怎么回事
下一篇 : 痔疮术后肛门疼痛怎么回事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