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性酸中毒的危害

发布于 2025/07/13 20:45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意识障碍甚至死亡。其危害主要涉及代谢紊乱引发多器官损伤、急性肾衰竭风险增加、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神经系统损害、感染概率升高等。

1、代谢紊乱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机体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血液pH值下降。高酮血症可抑制心肌收缩力,同时伴随血糖显著升高引发渗透性利尿,造成严重脱水和钠钾丢失。患者可能出现深大呼吸、呼气有烂苹果味等典型表现,需立即静脉补液并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滴治疗。

2、肾脏损伤

严重脱水可致肾前性氮质血症,长期未纠正可能进展为急性肾小管坏死。酮体本身具有肾小管毒性,与高血糖协同作用可造成肾小球高滤过损伤。临床表现为少尿、血肌酐升高,部分患者需临时血液透析。监测尿酮体与肾功能指标对评估病情至关重要。

3、循环衰竭

血容量不足与酸中毒共同导致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心肌收缩力受抑制可能引发休克。低钾血症可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补液时需同步纠正电解质紊乱。心电监护中T波高尖或U波出现提示需优先补钾,严重病例需中心静脉压监测指导补液速度。

4、神经损害

重度酸中毒时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酮体进入脑组织抑制中枢功能。患者初期表现为嗜睡或烦躁,逐渐发展为昏迷。脑水肿是儿童患者常见致死原因,需控制血糖下降速度。头颅CT检查有助于鉴别其他中枢病变,甘露醇脱水治疗需谨慎使用。

5、感染风险

高糖环境促进病原体繁殖,酮症患者常合并肺炎、尿路感染等。感染灶可能诱发酮症,形成恶性循环。白细胞计数可能因应激反应假性升高,需结合降钙素原判断感染程度。抗生素选择需考虑肾功能状态,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应建立每日血糖监测习惯,生病期间每4小时检测尿酮体。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时立即检测血糖酮体。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白蛋白,早期发现并发症迹象。任何感染症状出现时需及时就医,不可擅自停用胰岛素。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