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出血是否要紧需根据出血原因判断,多数情况下与生理性因素有关,少数可能由病理性因素引起。子宫内膜出血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等因素有关。
1、激素水平波动
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变化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属于正常生理现象。若出血量超过80毫升或持续超过7天,可能提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此类情况可通过调整作息、减少压力、遵医嘱使用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或黄体酮胶囊调节周期。
2、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局部增生形成的良性赘生物可能引起经间期出血或月经量增多,通常伴随下腹坠胀感。确诊需通过超声或宫腔镜检查,较小息肉可观察随访,较大息肉需行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术后可能使用地屈孕酮片预防复发。
3、子宫肌瘤
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可能压迫子宫内膜导致异常出血,常伴有经期延长和贫血症状。无症状小肌瘤可定期复查,症状明显者需根据年龄和生育需求选择米非司酮片等药物治疗或聚焦超声消融手术,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通常建议手术切除。
4、子宫内膜异位症
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可能引起经期出血异常及进行性痛经,盆腔检查可能触及触痛结节。治疗需结合病情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或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如亮丙瑞林微球抑制卵巢功能,重症患者需腹腔镜手术清除病灶。
5、子宫内膜癌
绝经后阴道出血或围绝经期月经紊乱需警惕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常合并糖尿病或肥胖等高危因素。确诊依赖诊断性刮宫病理检查,早期患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晚期需配合紫杉醇注射液等化疗药物,术后需长期随访监测复发。
建议出现异常子宫内膜出血时记录出血时间和量,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围绝经期女性应每年进行妇科检查,育龄期女性若出血伴随严重贫血或晕厥需急诊就医。日常饮食可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铁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琥珀酸亚铁片改善贫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