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荨麻疹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引起,主要有食物过敏、药物过敏、接触性过敏三个病因。该病表现为皮肤突发红色风团伴瘙痒,严重时可合并血管性水肿。
1、食物过敏
部分人群摄入特定食物后引发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常见致敏食物包括海鲜、鸡蛋、坚果等,这些食物中的蛋白质可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患者除皮肤症状外,可能出现唇舌肿胀或胃肠不适。急性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剂或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控制症状,同时需严格避免再次接触致敏食物。
2、药物过敏
青霉素类抗生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可能作为半抗原诱发超敏反应。药物过敏引起的荨麻疹常在用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可能伴随发热或关节痛。治疗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采用依巴斯汀片、咪唑斯汀缓释片或苯海拉明注射液进行抗组胺治疗。对于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者,就医时应主动告知医生。
3、接触性过敏
皮肤直接接触花粉、动物皮屑或某些化妆品成分后发生局部或全身过敏反应。这类过敏原通过激活皮肤朗格汉斯细胞引发炎症级联反应。患者接触部位可能出现边界清晰的红斑,严重时泛发全身。除口服左西替利嗪胶囊外,可配合使用炉甘石洗剂外涂,必要时短期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
过敏性荨麻疹患者应建立个人过敏档案,记录每次发作的诱因与症状特点。日常需选择无香料添加的洗护用品,穿着纯棉透气衣物。环境控制方面,定期清洁居住空间减少尘螨,过敏季节减少外出。若反复发作超过6周,建议进行过敏原检测与免疫功能评估,排除慢性荨麻疹或其他系统性疾病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