腋下长了个肉疙瘩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切除等方式消除。腋下肉疙瘩可能与毛囊炎、皮脂腺囊肿、脂肪瘤、淋巴结肿大、纤维瘤等因素有关。
1、日常护理
保持腋下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或挤压肉疙瘩。选择宽松透气的衣物减少摩擦,每日用温水清洗后局部涂抹碘伏消毒。若为毛囊炎早期,可配合热敷促进炎症消退。饮食需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2、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毛囊炎可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抗生素。伴随红肿疼痛时,可口服头孢克洛胶囊或阿奇霉素分散片。皮脂腺囊肿合并感染时需联用甲硝唑凝胶控制厌氧菌。
3、物理治疗
较小的皮脂腺囊肿或脂肪瘤可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气化治疗。对于表浅的纤维瘤,液氮冷冻治疗能有效破坏病变组织。治疗后需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沾水以防感染。
4、中医调理
湿热体质者可服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如连翘败毒丸、防风通圣颗粒。局部可外敷金黄散或鱼石脂软膏拔毒消肿。配合针刺疗法选取肩井、曲池等穴位疏通经络。
5、手术切除
直径超过1厘米的脂肪瘤、反复感染的皮脂腺囊肿或快速增大的纤维瘤需手术切除。门诊局麻下完整剥离包膜,术后加压包扎。切除组织建议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性质。
日常应定期观察肉疙瘩变化,记录大小、质地及伴随症状。避免使用偏方自行挑破或腐蚀性药物处理。若出现破溃渗液、短期内迅速增大、按压剧痛或发热等症状,须及时至普外科或皮肤科就诊。术后恢复期需限制上肢剧烈活动,定期换药至切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