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腐蚀伤急性期症状主要有剧烈胸痛、吞咽困难、流涎、呕吐、呼吸困难等。食管腐蚀伤通常由误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物质引起,需立即就医处理。
1、剧烈胸痛
胸骨后或上腹部出现刀割样或烧灼样疼痛,疼痛可向背部放射。腐蚀性物质直接损伤食管黏膜及肌层,导致局部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疼痛程度与腐蚀物浓度、接触时间相关,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表现。需禁食并静脉注射镇痛药物如盐酸哌替啶注射液。
2、吞咽困难
因食管黏膜水肿、痉挛及溃疡形成导致吞咽障碍,轻者仅感吞咽不适,重者完全无法进食。可能伴有唾液分泌增多现象。急性期需绝对禁食,通过静脉营养支持,后期可逐渐尝试流质饮食。
3、流涎
唾液分泌明显增多且难以咽下,常伴随频繁吐口水动作。这是机体对食管刺激的保护性反应,但可能加重脱水。可使用阿托品注射液减少腺体分泌,同时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4、呕吐
呕吐物可能带血或含有黏膜碎片,反映食管黏膜坏死脱落。反复呕吐会增加食管穿孔风险。需使用注射用盐酸甲氧氯普胺止吐,禁止洗胃以免造成二次损伤。
5、呼吸困难
当腐蚀伤累及喉部或发生食管穿孔时,可能出现喘鸣、发绀等呼吸道症状。需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合并纵隔感染时需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治疗。
食管腐蚀伤急性期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止经口进食进水。家属需妥善保管家中腐蚀性物品,避免儿童接触。恢复期饮食应从低温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胃镜评估食管狭窄情况,必要时行食管扩张术。出现发热、呕血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