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的治疗方法主要有窝沟封闭术、复合树脂充填术、嵌体修复术、根管治疗术、拔牙术等。
1、窝沟封闭术
窝沟封闭术适用于早期龋齿或龋齿高风险人群,通过在牙齿咬合面的窝沟处涂抹封闭剂,形成保护层防止细菌和食物残渣进入。该方法操作简单,无需磨除健康牙体组织,适合儿童及青少年预防龋齿。封闭剂通常由树脂材料制成,可维持数年效果,需定期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
2、复合树脂充填术
复合树脂充填术是治疗中小型龋洞的常用方法,通过去除腐质后使用与牙齿颜色相近的树脂材料填充缺损部位。树脂材料具有美观性强、粘接性能好的特点,适用于前牙及可见部位的修复。治疗过程需严格隔湿操作,充填后可能对冷热刺激敏感,通常1-2周可适应。
3、嵌体修复术
嵌体修复术适用于较大范围龋损但牙髓未受累的情况,通过定制金属或陶瓷嵌体恢复牙齿形态和功能。相比直接充填,嵌体具有更高强度和耐久性,尤其适合后牙大面积缺损修复。治疗需分两次完成,首次制备牙体并取模,第二次试戴粘接,可能需调整咬合。
4、根管治疗术
根管治疗术用于龋齿已引发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情况,通过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并严密充填来保留患牙。治疗过程包括开髓、根管预备、消毒和充填,通常需2-3次就诊。术后牙齿失去营养供给变脆,建议行全冠修复保护,避免牙体折裂。
5、拔牙术
拔牙术适用于龋齿破坏严重无法保留或可能引发全身感染的情况,通过外科手术拔除患牙防止感染扩散。拔牙后需考虑缺牙修复问题,1-3个月后可选择种植牙、固定桥或活动义齿修复。术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剧烈运动,按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龋齿需坚持每日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配合牙线清洁邻面,减少高糖饮食摄入。每6-12个月进行专业洁牙和口腔检查,儿童可接受局部涂氟保护漆处理。发现牙齿黑斑、敏感或疼痛时应尽早就诊,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健康牙体组织。长期缺牙可能导致邻牙移位和咬合紊乱,应及时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