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呼吸困难需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检查、实验室检查等项目。肺源性呼吸困难可能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肺炎、胸腔积液等疾病有关,需结合检查结果明确病因。
1、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通过采集动脉血检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评估肺通气和换气功能。该检查可判断是否存在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或酸碱平衡紊乱,对急性呼吸衰竭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检查前需保持平静呼吸,避免剧烈运动或吸氧影响结果准确性。
2、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包括肺活量、用力呼气容积等指标的测定,能够明确是否存在限制性或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支气管舒张试验或激发试验有助于鉴别支气管哮喘,弥散功能检测可评估肺泡毛细血管膜的气体交换效率。检查前需停用支气管扩张剂,配合技师完成深呼吸、快速呼气等动作。
3、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直观显示肺部结构异常,如肺炎浸润影、肺气肿、胸腔积液、占位性病变等。高分辨率CT对间质性肺病的诊断敏感性更高,肺动脉CT血管成像能直接观察肺栓塞的血管充盈缺损。检查时需去除金属物品,孕妇应告知医生评估辐射风险。
4、心电图及心脏超声
心电图可发现右心室肥厚、肺性P波等肺心病表现,排除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导致的呼吸困难。心脏超声能测量肺动脉压力,评估右心功能及心包积液情况。部分慢性肺疾病患者可能合并肺源性心脏病,需通过心功能检查明确病情严重程度。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提示感染相关的白细胞升高,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筛查有参考价值。过敏原检测或血清IgE水平有助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脑钠肽前体检测可鉴别心源性呼吸困难。部分患者需进行痰培养或结核菌素试验,明确病原体类型。
肺源性呼吸困难患者应避免吸烟及接触粉尘等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急性发作时可采取半卧位缓解症状,遵医嘱进行低流量吸氧。日常可练习腹式呼吸增强膈肌力量,营养支持需保证足够热量和蛋白质摄入。若出现口唇发绀、意识改变等危重表现,须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