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小孩牙齿出现龋齿可通过培养良好口腔习惯、控制饮食糖分摄入、定期口腔检查、使用含氟牙膏、窝沟封闭等方式实现。龋齿通常由细菌产酸腐蚀牙釉质、长期糖分残留、口腔清洁不足等因素引起。
1、培养口腔习惯
家长需帮助孩子建立每日早晚刷牙的习惯,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并指导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各面。3岁以下儿童建议家长用指套牙刷辅助清洁,6岁前需监督孩子完成刷牙。饭后用温水漱口可减少食物残渣滞留,降低细菌滋生概率。
2、控制糖分摄入
减少孩子进食糖果、蛋糕等高糖零食的频率,避免睡前或两餐间摄入含糖饮料。母乳喂养的婴儿在萌牙后应避免奶睡,配方奶喂养后需喂少量清水清洁口腔。水果选择完整果肉而非果汁,限制每日糖分总量不超过25克。
3、定期口腔检查
建议每3-6个月带孩子到口腔科进行专业检查,医生可通过探诊和视诊早期发现脱矿或浅龋。乳牙完全萌出后即可开始涂氟治疗,每年1-2次氟化泡沫或氟保护漆处理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数字化X光片能辅助发现邻面隐匿性龋坏。
4、使用含氟牙膏
儿童出牙后即可选用含氟量500-1100ppm的儿童牙膏,3岁以下用量为米粒大小,3-6岁使用豌豆大小。氟离子能促进釉质再矿化,抑制变形链球菌代谢。注意教导孩子吐出泡沫避免吞咽,高氟地区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使用方案。
5、窝沟封闭
恒磨牙完全萌出后应及时进行窝沟封闭,使用流动树脂材料填充牙齿咬合面的深窝沟,形成物理屏障隔绝细菌和食物残渣。乳磨牙若窝沟较深也可选择性封闭。封闭剂通常能维持2-3年效果,需定期复查补涂。
家长应定期检查孩子牙齿表面是否出现白垩色斑块或褐色凹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可提供胡萝卜、苹果等需要咀嚼的硬质食物刺激颌骨发育,增加唾液分泌量帮助清洁牙齿。避免共用餐具减少致龋菌传播,儿童牙刷每3个月更换一次。对于高风险龋齿儿童,医生可能建议使用含氟漱口水或抗菌漱口液作为辅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