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手术后伤口发炎可通过局部消毒、抗生素治疗、伤口引流、物理治疗、手术清创等方式处理。伤口发炎可能与细菌感染、术后护理不当、免疫力低下、缝合线反应、糖尿病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肿、疼痛、渗液、发热、伤口愈合延迟等症状。
1、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时需遵循从伤口中心向外周单向擦拭的原则,避免污染清洁区域。若出现皮温升高或脓性分泌物增多,应及时就医。消毒后可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保持干燥清洁。
2、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使用抗生素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确保用药针对性。治疗期间需观察体温变化和伤口渗出情况,若出现皮疹或腹泻等不良反应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3、伤口引流
对于形成脓肿的伤口,需由医生在无菌条件下切开引流。引流后放置橡皮条或引流管,每日更换敷料并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深部感染可能需要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同时配合静脉抗生素使用。引流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导致敷料移位。
4、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和红外线照射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每日治疗15-20分钟,5-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时需避开急性化脓期,保持照射距离防止烫伤。物理治疗期间应配合抬高患肢,减少局部肿胀。
5、手术清创
严重感染导致组织坏死时需手术清除失活组织。清创后可能需延期缝合或植皮修复创面。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促进愈合。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避免影响伤口修复。
乳腺手术后应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抓挠或碰撞手术区域。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术后1个月内避免提重物或剧烈上肢运动。饮食上增加瘦肉、鸡蛋、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限制高糖高脂饮食。每日观察伤口变化,出现持续疼痛、发热或渗液增多时须立即返院检查。恢复期间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以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