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眼睛干涩可能与泪液分泌不足、用眼过度、糖尿病、干眼症、结膜炎等因素有关。糖尿病可能导致眼部微血管病变,影响泪腺功能,进而引发眼睛干涩。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糖水平,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
1、泪液分泌不足
老年人泪腺功能随年龄增长逐渐退化,泪液分泌量减少,容易导致眼睛干涩。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眼部异物感、轻微灼热感,尤其在干燥环境中症状加重。可通过人工泪液缓解症状,如玻璃酸钠滴眼液、聚乙烯醇滴眼液、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等。日常可增加环境湿度,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2、用眼过度
长时间阅读、看电视或使用手机可能导致睫状肌持续紧张,眨眼次数减少,加速泪液蒸发。这类干涩多伴有视疲劳症状,如暂时性视物模糊、眼眶酸胀。建议每用眼30分钟休息5分钟,远眺放松眼部肌肉。热敷眼周有助于促进睑板腺分泌油脂,改善泪膜稳定性。
3、糖尿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支配泪腺的自主神经,同时引发角膜知觉减退,导致反射性泪液分泌减少。糖尿病相关干眼常伴随视力波动、反复结膜充血。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血糖在目标范围。可遵医嘱使用环孢素滴眼液、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等促进眼表修复。
4、干眼症
睑板腺功能障碍是老年干眼症常见原因,表现为油脂分泌异常,泪液蒸发过快。典型症状包括晨起睁眼困难、黏稠分泌物增多。治疗需结合睑缘清洁、脉冲光治疗等措施。常用药物包括地夸磷索钠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5、结膜炎
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的结膜炎症会破坏眼表微环境,导致反射性泪液分泌异常。常伴有眼睑红肿、分泌物增多等体征。需根据病原体选择抗生素滴眼液如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等。过敏性结膜炎可配合奥洛他定滴眼液抗过敏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