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技术主要有体位调整、吞咽功能训练、电刺激治疗、球囊扩张术以及饮食管理。这些方法可帮助改善吞咽功能,降低误吸风险。
1、体位调整
进食时采用坐位或床头抬高30度以上,头部稍前倾,可减少食物误入气道的概率。对于单侧咽部无力患者,可尝试头转向患侧,利用健侧代偿吞咽。长期卧床者需定期改变体位,预防肺部并发症。
2、吞咽功能训练
包括冷刺激训练、舌肌抗阻训练和声门上吞咽法。冷刺激用冰棉棒触碰腭弓诱发吞咽反射;舌肌训练通过压舌板阻力练习改善舌体运动;声门上吞咽法要求患者在吞咽前屏气,吞咽后咳嗽清除残留。每日需重复进行3-5组训练。
3、电刺激治疗
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作用于下颌舌骨肌和二腹肌,电流强度以可见肌肉收缩为度。治疗可增强咽部肌肉力量,改善喉部上抬幅度。通常每次20分钟,每周3-5次,需配合主动吞咽动作。
4、球囊扩张术
适用于环咽肌失弛缓症患者,通过导管球囊对狭窄部位进行分级扩张,直径从10毫米逐步增至20毫米。术后需禁食4-6小时,逐步过渡到流质饮食。该技术能有效解除机械性梗阻,改善食团通过性。
5、饮食管理
根据吞咽功能评估结果选择食物性状,稠度从蜂蜜样逐步过渡到布丁样。避免进食稀流质和松散颗粒食物,可使用增稠剂调整液体黏度。每口食物量控制在3-5毫升,进食后检查口腔残留,餐后保持坐位30分钟。
康复期间需定期评估吞咽功能,循序渐进调整训练强度。家属应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备好吸引设备。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可补充蛋白粉或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避免进食过快过急,餐后清洁口腔,预防吸入性肺炎。若出现持续发热或咳嗽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