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视力持续下降、生活能力丧失甚至失明。白内障是晶状体蛋白质变性引起的视觉障碍性疾病,主要有视力模糊、眩光敏感、色觉异常等症状。
1、视力持续下降
晶状体混浊会阻碍光线正常聚焦,早期表现为视物模糊,随病情进展可能出现视物变形。未治疗的白内障可能引发屈光参差,导致双眼视物清晰度差异超过200度,严重时仅剩光感视力。临床常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谷胱甘肽滴眼液等延缓进展,但药物无法逆转已形成的混浊。
2、继发性青光眼
膨胀期白内障可能导致前房变浅,引发瞳孔阻滞型青光眼。患者会出现眼压急剧升高至40-60mmHg,伴随眼痛头痛、虹视等症状。需使用布林佐胺滴眼液、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严重时需联合白内障摘除与青光眼滤过手术。
3、葡萄膜炎反应
过熟期白内障可能发生晶状体蛋白渗漏,诱发自身免疫反应。表现为眼红眼痛、房水闪辉阳性等体征。需使用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抗炎治疗,合并使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缓解症状。延误处理可能造成虹膜后粘连等并发症。
4、视网膜病变风险
长期未治疗的致密白内障会妨碍眼底检查,延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变性等疾病的早期诊断。超声检查可能发现视网膜脱离等病变,此时需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处理。
5、生活质量恶化
晚期白内障患者跌倒风险增加3-5倍,驾驶能力完全丧失。部分患者出现空间定向障碍,甚至因视功能缺损诱发抑郁症状。社会活动参与度显著降低,日常生活需完全依赖他人协助。
建议确诊后每3-6个月进行视力检查和裂隙灯评估,避免长时间紫外线暴露。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控制血糖血压等基础疾病。出现视物模糊加重、夜间视力骤降等情况时,应及时考虑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术后需规范使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预防感染,定期复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