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测附睾炎 介绍检测附睾炎的方法

发布于 2025/07/14 18:40

附睾炎可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病原学检测、症状评估等方式检测。附睾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尿路感染逆行扩散、性传播疾病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阴囊疼痛肿胀、发热、排尿不适等症状。

1、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触诊阴囊评估附睾肿胀程度与压痛范围,可能发现患侧附睾增厚变硬。同时检查睾丸位置是否异常,排除睾丸扭转等急症。触诊精索时需观察是否存在静脉曲张,双侧对比有助于判断炎症范围。部分患者可见阴囊皮肤发红或温度升高。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细菌感染。尿常规检测可见脓尿或菌尿,中段尿培养能明确致病菌种类。对于性活跃期患者,需加做尿道分泌物涂片或核酸扩增试验,筛查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性传播病原体。前列腺液检查有助于鉴别慢性前列腺炎

3、影像学检查

阴囊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手段,可清晰显示附睾肿大、血流信号增强等炎症征象,同时排除睾丸肿瘤或鞘膜积液。多普勒超声能鉴别睾丸扭转,其敏感度较高。对于反复发作或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进行盆腔CT或MRI,评估是否存在泌尿生殖系统结构异常。

4、病原学检测

通过尿液培养、尿道拭子培养或穿刺抽吸脓液培养,明确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等致病微生物。药敏试验可指导抗生素选择。特殊情况下需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或PCR检测,排除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应增加真菌及病毒筛查项目。

5、症状评估

详细询问单侧阴囊疼痛的起病时间、性质及放射范围,是否伴随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征。记录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有助于判断感染严重程度。需了解近期泌尿系统操作史、性生活史及慢性病史。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可量化症状进展,辅助制定治疗方案。

确诊附睾炎后应避免剧烈运动,使用阴囊托带减轻坠胀感。急性期可冷敷缓解肿痛,恢复期改为热敷促进炎症吸收。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憋尿及饮酒。饮食需清淡,增加水分摄入稀释尿液。若出现持续高热或疼痛加剧,须立即复诊排除脓肿形成等并发症。规范完成抗生素疗程,性伴侣需同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