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呼吸衰竭需做动脉血气分析、胸部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急性呼吸衰竭是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严重病理状态,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并接受治疗。
1、动脉血气分析
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急性呼吸衰竭的关键检查,通过采集动脉血标本测定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等指标。该检查能客观反映机体氧合状态和酸碱平衡,当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时可确诊。检查前需保持平静呼吸状态,避免剧烈运动影响结果准确性。动脉穿刺可能引起局部疼痛或血肿,检查后需按压穿刺点5-10分钟。
2、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直观显示肺部病变情况,对明确呼吸衰竭病因具有重要价值。检查能发现肺炎、肺水肿、气胸、肺栓塞等结构性病变,其中高分辨率CT对间质性肺病诊断敏感性更高。检查时需配合技师指令进行吸气屏气,孕妇应告知医护人员并做好防护。部分患者需注射造影剂,需提前确认过敏史和肾功能情况。
3、肺功能检查
肺功能检查通过测量肺活量、用力呼气量等参数评估通气功能障碍类型和程度。检查可鉴别阻塞性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具有诊断意义。检查前24小时需停用支气管扩张剂,检查时需按指令完成用力吸气和呼气动作。严重呼吸困难或近期心肌梗死患者不宜进行此项检查。
确诊急性呼吸衰竭后应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半卧位改善通气,持续低流量吸氧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上。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接触冷空气刺激。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减轻膈肌压迫。严格遵医嘱用药并监测生命体征,出现意识改变或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