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患者通常会出现胃痛,还可能伴随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呕血、黑便等症状。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随着病情进展,症状会逐渐加重。
1、胃痛
胃癌引起的胃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钝痛,疼痛部位多位于上腹部。胃痛可能与肿瘤侵犯胃壁神经、胃酸刺激溃疡面等因素有关。随着肿瘤增大,疼痛可能逐渐加重。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氢氧化铝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2、食欲减退
胃癌患者常出现食欲明显减退,甚至厌恶进食。这可能与肿瘤导致胃功能紊乱、胃排空障碍有关。长期食欲减退会导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建议患者少食多餐,选择易消化、高蛋白的食物。
3、体重下降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是胃癌的常见症状,可能与进食减少、肿瘤消耗增加有关。短期内体重下降超过5%应引起重视。患者应保证足够热量摄入,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肠内营养制剂。
4、呕血
当胃癌侵犯血管时,可能导致呕血,呕出的血液呈咖啡色或鲜红色。呕血表明病情已较为严重,需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胃镜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必要时进行止血治疗或手术治疗。
5、黑便
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肠道消化后会形成黑便,呈柏油样、有特殊臭味。黑便往往提示存在活动性出血,需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具云南白药胶囊、凝血酶冻干粉、注射用血凝酶等止血药物。
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建议40岁以上人群定期进行胃镜检查,特别是有胃癌家族史、长期吸烟饮酒、喜食腌制食品等高危人群。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腌制、熏烤食物摄入。出现持续上腹不适、食欲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早期诊断和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