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外阴瘙痒可通过保持清洁、穿透气衣物、使用温和洗液、避免抓挠、就医用药等方式缓解。外阴瘙痒可能由激素变化、阴道炎、过敏、皮肤疾病、糖尿病等因素引起,轻度瘙痒通常对胎儿无影响,但严重感染可能增加早产风险。
1、保持清洁
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避免使用肥皂或刺激性清洁产品。清洗时从前向后擦拭,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和阴道。选择纯棉内裤并及时更换,清洗后阳光下晾晒有助于杀菌。过度清洗可能破坏正常菌群平衡,反而加重症状。
2、穿透气衣物
穿着宽松透气的纯棉内裤和衣物,避免化纤材质导致的闷热。孕期分泌物增多时可使用无香型护垫,但需2-3小时更换一次。睡眠时可不穿内裤保持通风,高温环境避免久坐,减少局部汗液积聚刺激皮肤。
3、使用温和洗液
可选择pH值4-5的弱酸性女性专用洗液,如妇炎洁洗液、洁尔阴洗液等,避免含酒精或香精成分。冲洗时注意彻底清洁外阴褶皱处,但禁止阴道灌洗。清洗后完全擦干水分,潮湿环境易滋生白色念珠菌。
4、避免抓挠
瘙痒时可用冷毛巾湿敷或轻拍缓解,切忌用力抓挠导致皮肤破损。指甲中细菌可能引发继发感染,破溃处可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夜间睡眠可戴棉质手套,避免无意识抓挠。持续瘙痒需就医排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5、就医用药
若出现豆腐渣样白带可能为念珠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克霉唑阴道片或硝酸咪康唑栓。细菌性阴道病可使用甲硝唑阴道凝胶,滴虫性阴道炎需夫妻同治。禁用口服氟康唑等可能致畸药物,外用药也需在产科医生指导下使用。
孕期外阴瘙痒需密切观察是否伴随尿频尿痛、异常分泌物或皮肤溃烂,及时产检排除B族链球菌感染等危险因素。饮食上减少辛辣刺激食物,适量补充含乳酸菌的酸奶维持菌群平衡。避免擅自使用中药坐浴或阴道栓剂,所有治疗需以保障胎儿安全为前提。如瘙痒持续3天无缓解或伴有发热、宫缩,应立即前往产科急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