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可通过按摩治疗、抗生素滴眼液治疗、泪道探通术等方式治疗。新生儿泪囊炎可能与鼻泪管发育不全、继发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眼部分泌物增多、结膜充血等症状。
1、按摩治疗
按摩治疗适用于鼻泪管未完全阻塞的患儿。家长需洗净双手,用食指指腹从患儿内眼角沿鼻梁向鼻翼方向适度按压,重复进行5-10次,每日2-3次。按摩可帮助鼻泪管膜性闭锁破裂,促进泪液引流。操作时注意力度轻柔,避免损伤眼部皮肤。若按摩1-2周无效需及时就医。
2、抗生素滴眼液治疗
妥布霉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等可用于控制继发感染。细菌感染可能导致黄色脓性分泌物增多、眼睑红肿等症状。使用前需清洁患儿眼部,将下眼睑轻轻下拉后滴入1滴药液,每日3-4次。需遵医嘱完成疗程,避免自行停药。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过敏反应。
3、泪道探通术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可在出生后3-6个月进行泪道探通术。医生会使用专用探针扩张鼻泪管,解除阻塞。手术时间约5分钟,需局部麻醉。术后需继续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感染,多数患儿1次探通即可治愈。极少数复杂病例可能需要留置硅胶管或行鼻腔泪囊吻合术。
家长应每日用无菌棉签蘸取生理盐水清洁患儿眼部分泌物,从内眼角向外擦拭,避免反复感染。注意观察眼部红肿是否加重,若出现发热或分泌物呈黄绿色需立即复诊。哺乳期母亲应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消毒,居住环境保持通风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