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堵塞可通过脑血管造影、头颅CT、头颅磁共振成像、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方式检查。脑血管堵塞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栓塞、小动脉闭塞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1、脑血管造影
脑血管造影是诊断脑血管堵塞的金标准,通过向血管内注入造影剂,利用X线成像技术观察脑血管的形态和血流情况。该方法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或闭塞的位置、程度及侧支循环建立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脑血管造影属于有创检查,需在专业医疗机构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检查前需评估肾功能及过敏史。
2、头颅CT
头颅CT是急性脑血管堵塞的首选筛查方法,可快速鉴别脑出血与脑梗死。发病24小时内CT平扫可能仅显示脑沟变浅等早期缺血改变,24-48小时后梗死灶逐渐显现为低密度影。CT血管成像能评估大血管闭塞情况,灌注CT可显示缺血半暗带范围。该检查具有辐射性,孕妇需谨慎选择。
3、头颅磁共振成像
头颅磁共振成像对早期脑梗死敏感度高于CT,弥散加权成像在发病数分钟即可显示缺血灶。磁共振血管成像无需造影剂即可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灌注加权成像能明确缺血半暗带。该检查无辐射,但检查时间长,体内有金属植入物者禁忌。对于后循环梗死及小灶性梗死,磁共振成像具有明显优势。
4、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超声通过高频声波无创评估颈动脉内膜厚度、斑块性质及血流动力学参数,适用于筛查颅外段血管病变。该检查可发现不稳定斑块、血管狭窄或闭塞,对预测脑卒中风险有重要价值。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受操作者经验及患者颈部解剖条件影响较大,肥胖或短颈者可能显像不清。
5、经颅多普勒超声
经颅多普勒超声通过颞窗探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间接判断血管狭窄程度,适用于监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管痉挛、评估侧支循环。该检查简便经济,可床旁重复进行,但受颅骨厚度影响,部分老年患者可能无法获得满意信号。结合微栓子监测功能,还能发现心源性栓塞的高危人群。
怀疑脑血管堵塞时应尽早就医,避免剧烈活动或自行服用抗凝药物。日常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戒烟限酒,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监测血脂、血糖,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出现突发头痛、眩晕或肢体麻木时须立即就诊,避免延误静脉溶栓或取栓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