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骨长骨刺可通过生活干预、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脊椎骨长骨刺通常由骨质增生、长期劳损、外伤、炎症刺激、遗传等因素引起。
1、生活干预
减少久坐久站,避免提重物或过度弯腰,选择硬板床睡眠。日常可进行游泳、慢走等低强度运动,帮助增强腰背肌力量。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关节负担,建议每日钙摄入量达到800毫克。
2、物理治疗
急性期采用局部热敷或红外线照射缓解疼痛,慢性期可通过超声波、牵引治疗改善神经压迫症状。中医推拿需选择正规机构,避免暴力手法加重损伤。部分患者适用脉冲射频等介入治疗。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伴有肌肉痉挛可用盐酸乙哌立松片。严重神经压迫可短期使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所有药物均需排除禁忌证后使用。
4、手术治疗
当骨刺严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导致肌力下降、大小便失禁时,需考虑椎管减压术。微创椎间孔镜手术适用于单侧神经根症状者。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脊柱稳定性。
5、中医调理
肝肾亏虚型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气滞血瘀型适用身痛逐瘀汤。针灸取穴以夹脊穴、委中穴为主,配合艾灸肾俞穴。中药熏蒸可选用川芎、红花等活血药材。
脊椎骨骨刺患者应避免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饮食注意补充牛奶、豆制品等富含钙质食物,限制高嘌呤饮食预防痛风性关节炎。急性疼痛发作时须立即停止活动并就医,日常可通过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锻炼加强核心肌群。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刺进展,合并糖尿病或骨质疏松者需同步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