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腹膜炎的症状主要有发热、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传染性腹膜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腹膜炎症,可能由消化道穿孔、腹腔手术感染、腹腔脏器炎症扩散等因素引起。
1、发热
发热是传染性腹膜炎的常见症状,患者体温可能超过38摄氏度。发热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体内炎症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异常。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寒战、出汗等。治疗需针对感染源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等,同时可配合物理降温措施。
2、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持续性剧烈疼痛,部位多位于全腹或病变器官对应区域。腹膜受炎症刺激导致疼痛信号传导增强,可能伴随腹肌紧张、反跳痛等体征。疼痛程度与炎症范围相关,需通过腹部CT等检查明确病因。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严重时需手术清除感染灶。
3、腹胀
腹胀由于肠麻痹和腹腔积液导致,患者自觉腹部膨隆、紧绷。肠蠕动减弱使气体无法正常排出,腹腔炎性渗出液积聚加重腹胀感。查体可见腹部膨隆、叩诊鼓音或浊音。治疗需禁食、胃肠减压,必要时行腹腔穿刺引流,配合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注射液。
4、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因腹膜炎症刺激和肠麻痹引起,呕吐物可能含胃内容物或胆汁。持续呕吐可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需静脉补液纠正。治疗包括禁食、使用止吐药物如盐酸昂丹司琼注射液,同时需处理原发感染灶。
5、食欲减退
食欲减退是全身炎症反应的伴随症状,患者对食物产生厌恶感。长期食欲不振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影响免疫功能恢复。治疗需控制感染,待病情稳定后逐步恢复饮食,从流质过渡到普食,必要时给予肠内营养支持。
传染性腹膜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半卧位以利于炎症局限。饮食应从禁食逐步过渡到清淡流质、半流质,避免刺激性食物。注意监测体温、腹痛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完成全程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出现症状加重或新发症状需及时就医,避免发生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可进行适度活动,增强体质,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