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尿道炎可能引发尿频、尿痛等不适,严重时可导致上行感染或并发症。霉菌性尿道炎主要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常见诱因包括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等。
1、泌尿系统症状
霉菌性尿道炎最直接的危害是引发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道灼热感、尿频尿急、排尿疼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浑浊或带有白色絮状物。这些症状可能反复发作,影响日常生活质量。若未及时治疗,真菌可能沿尿道上行至膀胱,引发霉菌性膀胱炎,出现下腹坠胀、血尿等症状。
2、生殖系统感染
女性患者可能并发霉菌性阴道炎,表现为外阴瘙痒、豆渣样白带增多;男性可能引发霉菌性龟头炎,出现包皮红肿、白色分泌物。生殖系统与泌尿系统毗邻,真菌易通过黏膜扩散,形成交叉感染。长期反复感染可能影响生殖健康,孕妇感染还可能增加早产风险。
3、免疫力受损
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感染后,真菌更易侵入深层组织。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糖分升高会促进真菌繁殖,形成恶性循环。艾滋病等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全身播散性念珠菌病,真菌通过血流扩散至肾脏、心脏等器官。
4、继发细菌感染
尿道黏膜受真菌破坏后,可能继发细菌感染,出现黄色脓性分泌物、发热等表现。混合感染会延长治疗周期,增加耐药风险。严重者可发展成肾盂肾炎,伴随腰痛、寒战等高热症状,需住院进行静脉抗感染治疗。
5、心理社交影响
慢性反复发作的尿道炎可能导致焦虑或抑郁情绪,部分患者因排尿疼痛而减少饮水,反而加重病情。性生活不适可能影响伴侣关系,异常分泌物还可能引发尴尬心理,导致患者回避就医或社交活动。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糖。治疗期间可遵医嘱使用氟康唑胶囊、制霉菌素栓、克霉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禁止自行停药。建议多饮水稀释尿液,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性生活前后注意清洁。出现发热、腰酸等预警症状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