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不舒服,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忍一忍就过去了"。但你知道吗?慢性胃炎如果长期不干预,可能会一步步演变成胃癌。不过别慌,这个过程并非必然,关键要抓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
一、胃炎到胃癌的"四步曲"
1、慢性浅表性胃炎
胃黏膜轻微发炎,多数人都有,症状轻微时可能只是饭后胀气、偶尔反酸。
2、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黏膜变薄,消化功能下降,可能出现食欲减退、饭后饱胀感明显。
3、肠上皮化生
胃黏膜细胞异常变化,逐渐变得像肠道细胞,属于癌前病变阶段。
4、胃癌
如果前三个阶段未及时干预,最终可能发展为胃癌。
二、4个危险信号,别不当回事
1、持续胃痛,吃药无效
普通胃痛可能和饮食有关,但若疼痛持续加重,且抑酸药效果变差,要警惕。
2、体重莫名下降
没有刻意减肥,但体重下降超过5%,可能是肿瘤消耗营养的信号。
3、黑便或呕血
胃出血会导致大便发黑,甚至呕血,这是胃黏膜严重受损的表现。
4、吞咽困难或频繁呕吐
肿瘤如果长在贲门附近,可能影响食物通过,导致吞咽困难或反复呕吐。
三、如何阻断"癌变之路"?
1、定期胃镜检查
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或长期胃病的人,建议每1-2年做一次胃镜。
2、根除幽门螺杆菌
这种细菌是胃癌的"帮凶",如果阳性,及时治疗可降低风险。
3、调整饮食习惯
少吃腌制、烧烤食物,避免过烫饮食,多吃新鲜蔬果。
4、戒烟限酒
烟酒会刺激胃黏膜,加速病变进程。
胃癌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长期忽视的结果。如果你有胃病,别拖,也别自己乱吃药。及时就医,科学管理,才能把风险降到最低。记住,从来不是胃病找上你,而是你给了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