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个健康误区要注意,你肯定中招过

发布于 2022/04/15 15:33 复禾医药公众号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被一些健康常识、生活小妙招弄得七荤八素、晕头转向。那么大家习以为常,甚至口口相传的常识、妙招,到底是真是假,真的有科学依据吗?

下面,小禾带你了解日常被你忽视却又很关键的健康小常识,帮你走出“健康误区”!

每天一碗骨汤,预防骨质疏松

一碗香喷喷的猪骨汤,其含钙量是极低的,就算用高压锅炖几个小时,汤里的钙也只会比自来水略高点,成年人每天摄入800mg的钙,要想达到补钙的目的,除非每天喝上几百碗。

为了骨汤的口感,经常会放盐来调味,摄取过多的钠不仅会影响钙的吸收,还可能影响血压等。同时经过长时间炖煮的骨汤里溶解了大量脂肪,吃多了不仅发胖还可能会引起其它健康问题。小禾建议大家咨询医生,科学补钙。

流鼻血时,仰头止血

千万不要这么做。不少朋友在鼻出血时习惯性的动作就是「把头抬起来」这是错误的做法。流鼻血时,要注意避免仰头止血。向后仰头时可能会导致血流到咽部,容易造成呛咳甚至窒息;血液吞入胃内也容易诱发呕吐。

正确止鼻血方法: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鼻翼(鼻子的下半部分,即软的部分),同时向中间捏紧。捏鼻子的时候,用嘴呼吸,坐着或者站着都可以,头微微向前倾,不要后仰,也不要平躺,大概持续5-10分钟,同时吐出口内血液,避免误咽。5分钟后松开看看还有没有流血,如果还有流血的话,可以再按压5分钟,反复多次,直到不出血为止。

如果经以上处理,鼻出血不能终止,也不要特别紧张、恐惧,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医生明确出血原因,进行后续相应治疗。

鱼刺卡喉咙里喝醋

小时候,谁家娃要是被鱼刺卡住了,父母接下来的一句话肯定是:“快喝醋!”“赶紧吃点馒头,压下去!”

酸性的确可以软化鱼骨和鱼刺,但前提是鱼刺和醋要连续浸泡好几天才行,短时间内,喝醋是万万起不到作用的。何况喝醋时,醋只是在喉咙里一闪而过…

也不要自行用馒头蔬菜等食物尝试把鱼刺吞下去,盲目吞咽食物可能会让鱼刺越刺越深,移动到下咽、食道等地方,甚至可能刺透食道等造成致命伤害。

正确的做法:如果鱼刺卡得比较浅,张嘴就能看到,可以找人帮忙,小心地用镊子夹出。也可以试着用力咳嗽,很多时候,细小的鱼刺会跟着气流脱落下来。如果鱼刺卡得比较深,刺痛感剧烈,就要立即去医院,交给专业医生处理。

东西要趁热吃

“趁热吃”是中国饭桌上一句你来我往的口头禅,但是趁热吃可不是个好习惯。

研究表明:经常饮用65℃以上的热饮,确实有致癌风险。65℃是一个保守的分界线,适宜的进食温度应该在10℃~40℃之间,一般入口不烫即可。因此,吃饭时,千万不要迷信所谓的“趁热吃”,尤其是有汤汁的面食、汤汁,很多人会呼哧呼哧的趁热吃掉,这种行为非常不妥。

反复烧开的水会致癌

人们一般会认为多次反复烧开的水当中富集了亚硝酸盐,所以觉得“反复烧开的水容易致癌,不能喝”。但事实并非如此。

有研究表明:即使是烧开了20多次,白开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仍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的亚硝酸盐含量标准(1mg/L),因此不用担心自己饮用水亚硝酸盐超标。

真正不能喝,喝了有风险的水是:生水。没有经过特殊处理或煮沸的山泉水、井水、雨水,这些水不能给孩子喝。这些水可能细菌超标,也可能有寄生虫。所以烧过好几次的水,放心喝,不建议你烧开后马上就喝的原因是:烫嘴~

健康生活,从了解真相开始。快发给还不知道的小伙伴吧!

更多精彩内容可关注“复禾医药”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