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大,老年人需小心!医生:睡前‘一做两避免’,守护心脏安康

发布于 2025/08/15 18:20

昼夜温差拉大时,血管就像被反复拉扯的橡皮筋,这对心脏功能本就减退的老年人尤其危险。夜间是心血管意外的高发时段,掌握几个简单要诀就能为健康保驾护航。

一、睡前关键“一做”

40℃左右的温水漫过脚踝,能促进末梢血液循环。水中可加入少许艾草或生姜,但要注意水温不宜过热,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二、必须警惕的“两避免”

1、避免夜间大量饮水

就寝前2小时应控制饮水量,过量饮水会增加心脏负荷。有起夜习惯的老人,可将最后饮水时间提前到晚餐后1小时。

2、避免情绪剧烈波动

睡前不宜观看刺激的影视节目或进行激烈讨论。研究发现,情绪波动会使血压在10分钟内飙升30mmHg以上。

三、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1、起床速度要放缓

清晨醒后先卧床活动四肢,再慢慢坐起。体位性低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意外,多发生在快速起床时。

2、睡衣选择有讲究

优选透气吸汗的纯棉材质,避免过紧的领口和腰带。夜间出汗后要及时更换,防止着凉引发血管痉挛。

3、卧室温度要恒定

保持18-22℃的室温最为理想。使用空调时注意风口不要直吹床铺,温差骤变最易诱发心绞痛。

四、这些信号要当心

1、异常出汗

没有明显诱因的冷汗淋漓,可能是心绞痛的前兆。

2、莫名疲乏

夜间频繁醒来伴呼吸困难,需警惕早期心功能不全。

3、上肢麻木

左侧手臂持续麻木感,有时是心肌缺血的非典型表现。

心脏养护重在细节,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能有效降低风险。建议老年朋友在床头准备硝酸甘油等应急药物,并定期监测晨起血压。记住,预防永远比抢.救更重要,从今晚开始就实践这些护心要诀吧。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线答疑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