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HPV感染疾病与宫颈癌防治研讨会圆满召开,众多专家参与讨论

发布于 2024/04/18 10:56

为进一步加强HPV感染疾病诊疗的规范化,促进宫颈癌防治领域的交流,分享宫颈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国内外前沿知识,“广东省HPV感染疾病与宫颈癌防治研讨会”于2021年7月26日19:00-21:00通过线上举行。本次大会聚焦于HPV感染疾病和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由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张颖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大会上复旦大学妇产科医院隋龙教授解读了《瑞琳他抗——HPV感染干预新方案》,广西妇幼保健院徐英军教授进行了病例分享,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潘玲兰教授、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伞翠平教授等多名权威专家参与授课讨论。

大会主席致辞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张颖教授

为加强HPV感染疾病诊疗的规范化,提高宫颈癌防治水平,加强区内外HPV感染与宫颈癌防治的学术交流与经验分享,特举办了广东省HPV感染疾病与宫颈癌防治研讨会。本次大会邀请区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做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会议以专题学术报告、病例分享、专家点评、学术讨论和会议总结等形式展开,在HPV感染疾病与宫颈癌防治等方面展开讨论。

学术分享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隋龙教授

《瑞琳他抗—HPV感染干预新方案》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妇女的生命健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多数HR-HPV感染呈一过性感染,机体能够通过自身的免疫机制清除病毒感染,当机体或病毒本身的某些特性导致机体不能清除病毒时,即形成HR-HPV的持续性感染。

目前HPV被认为是宫颈病变的必要危险因素,世界范围内妇女感染HPV的患病率为12.5%,但大多数妇女并不进展为宫颈癌,说明HPV进展为宫颈癌的过程中,其他因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发现200余种HPV亚型,其中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在宫颈癌前病变占比较大,也被称为高危型HPV,其他型别的HPV与良性病变有关,称为低危型HPV。其中HPV16和18与宫颈癌变相关,而HPV6和11的感染则与生殖器疣相关。

大会上,隋龙教授详细讲解了HPV感染治疗的新方案和目前国内外关于HPV的前沿研究,对临床上HPV感染治疗进行了总结,其中对HPV患者感染因素、感染症状以及诊疗方案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讲解了依据HPV病毒特点的预防与治疗性产品——瑞琳他抗,作为在临床上系统治疗HPV感染的优选方案。

隋龙教授分析了HPV病毒在宫颈疾病中的致癌机制以及HPV抗原的制备,并讲解了瑞琳他抗的研发机制及核心成分,是以卵黄球蛋白(IgY抗体)为核心的生物耗材。对已感染HPV的患者及HPV高危亚型反复感染的患者,及物理与手术治疗尚无法转阴的患者、尖锐湿疣术后患者以及患者的性伴侣都有治疗作用。对HPV感染和宫颈疾病在临床中的实际问题和应用方法,隋龙教授给予了一一解答。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潘玲兰教授

《HPV病毒载量与宫颈癌筛查》

HR-HPV持续感染为宫颈癌发生的明确因素,但感染HR-HPV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宫颈癌。宫颈癌的发生有一长期的、可逆转的癌前病变期,大部分患者在这段时期存在自愈性的可能,在这一阶段阻断HR-HPV持续感染为宫颈癌预防的关键。有研究显示,感染病毒载量越高,病毒DNA整合到宿主细胞DNA概率越大,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愈严重。但感染病毒型别的复杂性,以及不同机体对于病毒反应性的差异也决定了病毒载量与宫颈癌癌前病变级别的关系的复杂性。

HR-HPV病毒载量与机体免疫清除率关系密切,低病毒载量清除的时间远短于高病毒载量清除时间。HR-HPV感染是宫颈癌进程中的必要非充分条件,病毒载量与机体的免疫力存在相互抗衡的过程,高病毒载量免疫清除概率相对较低,另外术后残存的病毒也增加了再感染的机会。

潘玲兰教授讲解了瑞琳他抗在降低病毒载量(以及防止尖锐湿疣术后复发)的显著效果,对于无法自我清除的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阻断其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降低病毒载量负荷进而防止宫颈病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潘玲兰教授强调了病毒载量在宫颈病变中的作用,病毒载量越大,HPV持续感染的几率越高。高水平的病毒载量,HPV感染的持续存在,增加了宫颈病变级别进展的风险,应给予重视。

东莞市妇幼保健院 伞翠平教授

《HPV病毒及早干预治疗的重要性》

HPV是具有严格种属特异性的无包膜DNA病毒,病毒颗粒大小为50~60nm,易感染表皮黏膜组织,引起宫颈、会阴、肛门、阴道、阴茎部位的病变及癌症。病毒衣壳由72个壳粒构成,壳粒由主要衣壳L1蛋白与次要衣壳L2蛋白组成。HPV基因组包含非转录、早期转录、晚期转录三个功能区域,基因组全长7900bp。非转录区约1000bp,包含病毒基因组的复制起点及其必需的表达调控区域;早期转录区约4500bp,由其编码的早期蛋白(E1、E2、E4、E5、E6、E7等)在HPV复制、转录、翻译和细胞转化等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其E6与E7是HPV最主要的致癌蛋白;晚期转录区约2500bp,负责编码衣壳蛋白L1、L2。HPV致癌的主要机制为,通过转化E6基因、E7基因,干扰正常的细胞周期调控。

早点干预,越容易清除HPV病毒,随着宫颈癌前病变级别的增加,清除HPV病毒就比较困难,所以在早期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的干预对预防宫颈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伞翠平教授详细讲解了瑞琳他抗清除HPV的作用机制,通过抗HPV E6/E7小分子抗体,与致癌基因E6/E7表达信号特异性结合,阻断其与p53和pRb结合,有效清除HPV病毒,在宫颈病变的不同阶段提供预防保护和治疗手段,在进行HPV预防和治疗的阶段具有显著的效果。

病例分享

广西妇幼保健院 徐英军教授

徐英军教授分享了在临床中的大量案例,通过对比使用瑞琳他抗治疗HPV过程中的真实案例,定期随访,显示了患者在使用瑞琳他抗治疗后所取得的显著效果。瑞琳他抗IgY多克隆抗体功能性凝胶联合物理治疗高危HPV感染合并CIN患者,有助于巩固物质治疗效果,并且可以很好预防复合、减少术后并发症以及提高HPV转阴率,CIN治愈率,适应临床联合治疗,疗效效果显著。

大会讨论环节

生殖道HPV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大多数人都会在性活动开始后感染HPV。有研究显示,有性行为的男性和女性一生中感染HPV的概率达85%~90%。目前已经明确宫颈的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绝大多数宫颈癌发生的前提条件,然而大多数情况下宫颈感染高危型HPV会自行消除,只有当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时,才会发生上皮细胞向上皮细胞内病变转化,其中部分患者将发展为宫颈癌。

宫颈癌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的技术已较成熟,而且有多种方案,WHO建议在全球开展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断、早治疗,并且认为宫颈癌防治主要取决于政府态度及医疗卫生组织的有效性。在已建立宫颈癌筛查体系的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和瑞典等,宫颈癌发病率及其导致的患者死亡率在开展筛查后呈大幅度下降趋势。这证明,通过有组织的全国性宫颈癌筛查计划,及早发现并早期处理宫颈高度病变或早期宫颈癌,可有效降低宫颈癌导致的患者死亡率。

最后,与会专家再次肯定了瑞琳他抗在HPV以及宫颈疾病诊疗中的重要性,赞扬了瑞琳他抗携手基金会援助项目、商业保险等最大程度减轻患者资金负担的巨大努力。随着在HPV与宫颈疾病方面的持续研究,在全球范围内消除宫颈癌的目标终将实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推荐阅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