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身体呵护:准妈妈如何护理胸部

发布于 2015-03-02 13:14

   怀孕后受到体内激素变化的影响,乳房会逐渐增大,平均会升1—2个罩杯,这也是身体在为产后哺乳做准备。但怀孕期间也是乳房的“多事之秋”,更需小心谨慎的呵护,至少应做到更换合适的孕妇文胸和日常胸部按摩。

  孕早期:赶紧给自己买两件大一码的内衣

  乳房逐渐会有沉重、胀痛以及发紧的感觉。这时候,准妈妈该为自己买上两件大一码并且不带钢托的内衣。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买小了,否则,会限制乳腺组织的正常发育,影响今后的哺乳。也不要索性买一个更大尺码的,这样不合适的内衣,根本起不到托起沉重的乳房、保护腺体舒适生长的作用。最好是到一家专业的内衣店,根据自己实际的尺码,来购买让乳房舒服的内衣。

 

  孕中期:不要嫌麻烦!要适时更换内衣

  孕中期,如果准妈妈感到内衣又小了的话,就要再次更换一件合适的。它对于乳房的支撑,可减少重力对乳房韧带的牵拉。

  挑选内衣时,如果罩杯上部能够伸进一根手指,说明内衣可能大了,可以换小一码。如果小一码贴身,建议购买大一码的,可以填充合适的乳垫,保证内衣合适。而内衣下围,则需要可以伸进一根手指,避免下围过紧,造成对乳房的挤压,不要选带钢托的。

 

  孕晚期:最好选择全罩杯和3/4罩杯的内衣

  怀孕晚期,为了能更好的拉起乳房的重量,选用的胸罩一定不能压迫乳房,肩带也必须是宽的。建议选择全罩杯包容性好的款式或者3/4罩杯的内衣,最好有侧提和软钢托的胸罩,可以将乳房向内侧上方托起,防止外溢和下垂。乳头变得敏感脆弱,且可能有乳汁分泌,必要时可以选用乳垫来保护。

 

  准妈胸部保养运动

  拉抻运动:展开胸部,盘坐于垫上,脊背挺直,双臂平行向前抬起,与肩同高,吸气,双臂向两旁打开,挺胸抬头向上看,呼气,低头,收回胸部,双臂抱肩,反复5次。但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动作一定要轻缓。

 

  准妈胸部按摩法

 

  指压式胸部按摩法:把两个大拇指放在靠近凹陷乳头的部位,适度用力下压乳房,以突出乳头,然后逐渐从乳晕的位置向外推,每日清晨或入睡前做4~5次,待乳头稍稍突起后,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乳头根部,向外牵拉。在纠正乳头时,应先将双手洗净,指甲修减整齐,不要留长指甲,以免划伤肌肤。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小儿过敏性鼻炎有哪些症状 小儿过敏性鼻炎的四个症状浅析

回答: 小儿过敏性鼻炎通常表现为鼻痒、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和鼻塞。 鼻痒是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患儿可能频繁揉搓鼻子或做出类似动作。阵发性喷嚏多在晨起或接触过敏原后出现,可能连续打多个...

Q
怀孕初期有血丝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回答: 怀孕初期有血丝分泌物可能与先兆流产、宫颈病变、胚胎着床出血等因素有关。 先兆流产通常由黄体功能不足或胚胎染色体异常引起,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伴随下腹隐痛。宫颈病变如宫颈息肉或宫颈炎...

Q
胆脂瘤中耳炎能治愈吗 如何治愈中耳炎

回答: 胆脂瘤中耳炎通常可以治愈,但需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或药物治疗。 胆脂瘤中耳炎是慢性中耳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耳内流脓、听力下降和耳痛。治疗方式取决于胆脂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对于...

Q
脑梗塞恢复期的并发症有什么

回答: 脑梗塞恢复期可能出现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和癫痫等并发症。 脑梗塞恢复期患者因长期卧床或活动减少,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深静脉血栓多因肢体活动受限导致,常...

Q
脸上都是痘痘痘印怎么办

回答: 脸上痘痘痘印可通过药物治疗、皮肤护理、饮食调整等方式改善。 痘痘痘印可能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红色丘疹、脓疱、色素沉着等症状。药物治...

Q
女性甲状腺癌可以吃燕窝吗

回答: 女性甲状腺癌患者一般可以适量吃燕窝,但需结合病情及治疗阶段调整饮食。 燕窝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唾液酸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对术后恢复期的患者有一定帮助。甲状腺癌患者在放疗或...

Q
治疗副鼻窦炎吃什么中药有效

回答: 副鼻窦炎可以遵医嘱使用鼻渊通窍颗粒、辛夷鼻炎丸、千柏鼻炎片等中成药治疗。 鼻渊通窍颗粒由辛夷、苍耳子、麻黄、白芷、薄荷等组成,具有疏风清热、宣肺通窍的功效,适用于急性鼻窦炎或慢性...

Q
孩子反复出荨麻疹该怎么办

回答: 孩子反复出荨麻疹可通过避免过敏原、药物治疗、日常护理等方式改善。 荨麻疹可能与食物过敏、环境刺激、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风团、瘙痒等症状。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