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疾病预防:女人产后易得什么病
发布于 2015-04-01 09:54
发布于 2015-04-01 09:54
虽然怀胎十月很辛苦,但一朝分娩并不意味着辛苦的结束,产后随着产妇身体、心理、情绪上的巨大变化,稍不留意就会遭受各种疾病侵袭,处理不好,就容易落下病根。那么,产后易得什么病,又该如何预防呢?
产后抑郁症
近几年来,产后抑郁症逐渐增多。据调查,大约有30%的产妇会出现轻度的产后抑郁症,通常会在产后3天-10天,开始表现出产后抑郁的症状,比如无缘无故地掉眼泪、情绪低落、心情焦虑、对周围事物没有兴趣、对事情应对能力差等,严重者甚至想自杀或杀婴儿。
防治建议
在分娩后,家人应多观察孕妇的情绪变化:是否变得爱哭、容易掉眼泪、不出声、不爱笑、情绪不能控制等。父母则可多帮产妇带带小孩,平时多鼓励她,支持、关爱她,帮助产妇适应因为激素突然变化导致的身体、情绪的改变,尤其是老公可多陪陪产妇,从而顺利渡过产后的应激期。
如果产妇出现了轻度的抑郁,则需及早重视及治疗。治疗产后轻度抑郁最主要的是心理治疗,家人要多与产妇沟通,关心、鼓励、支持并关爱她。
产后尿失禁
产后不能约束小便而漏尿,这就是产后尿失禁。这是因为分娩时,第二产程过长(从看得见孩子的头到胎儿娩出这个时间段一般最好半个小时,超过两个小时就算太久),胎儿的先露部分(尤其是头)对产妇的盆底韧带及肌肉的过度扩张,特别是使支持膀胱底及上2/3尿道的组织松弛所致。
在临床上发现,阴道分娩的产妇可能会更容易发生尿失禁。这是因为在阴式分娩时,胎儿过大生不出来的时候,只能采用钳产、阴道助产,而这样产妇的盆底韧带、肌肉等就会被牵拉得太久而变得松弛。大部分这种情况,产妇在产后会短暂性尿失禁,这种尿失禁几天后便可恢复。如果时间长还会有尿失禁的症状,则在产后需要做盆底康复来改善尿失禁。
防治建议
产后什么时候能做盆体康复呢?生完孩子就可以做,比如提肛训练,它有利于提升盆底肌、收缩盆底肌肉。当然,最好在产后42天做一个系统完整的盆底康复治疗,通过这种治疗能让盆底肌肉、韧带恢复到产前的状态,一天做一次,既可塑形,又可使阴道收紧,对产后恢复、性和谐都有很大帮助。
另外,产程太长也容易导致产后尿失禁。所以专家指出,为了缩短第二产程,孕妇在平时就应该多散步、锻炼,让腹部肌肉强而有力,在分娩时更应该配合医生。
产后腰疼
为什么中国人强调“坐月子”,传统的说法是因为月子里不注意保养,很容易落下月子病,其中腰痛就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产妇出现腰痛,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孕妇怀孕10个月,肚子越来越大,为了保持身体的平衡,脊柱受到牵拉,因此造成腰疼,但这种疼痛产后42天会恢复正常。其次,产妇抱小孩、喂奶等,造成固定姿势,这也会导致产妇腰疼。另外,产妇分娩的时候,特别是顺产时,由于阵痛,在产床上滚来滚去,这也会加重腰疼,通常一周内就会恢复。如果产后42天后还腰疼,则要考虑是否为缺钙问题。因此,孕产妇一定要补充钙,在饮食上多吃点骨头汤、鱼头汤、虾皮、豆制品。
防治建议
如果产后2-3个月还腰疼甚至全身疼,建议产妇应该去医院看医生。如果在怀孕期间,孕妇肚子大,为预防脊柱被拉牵引起的腰痛,建议少久站,多坐卧,坐的时候最好放一个靠垫。产后42天,即产后恶露清理干净后,可穿束身衣、束身裤等来恢复体形。
上一篇 : 用橄榄油按摩真的能去除妊娠纹吗
下一篇 : 时尚辣妈:产后变“丑”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