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每天需要多少维生素D?

发布于 2018-04-16 17:00

  在宝宝出生的那刻起,家长就开始对孩子有操不完的心,宝宝是不是冷了?暖了?饿了?尿了?等等情况,恨不得自己能够替孩子成长才好,真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宝宝的每一步成长都离不了家长的担心,但是带孩子不是看别人家孩子怎么样了自己给就怎样带孩子,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才能更健康的照顾好宝宝,让他健康成长,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家长要给孩子注意哪些问题。

  宝宝多大了饭菜才可以加盐?

  人体对盐的需求有限。根据中国营养学会规定,半岁以内每天钠摄入量为200毫克,即食盐量为0.5克;1岁以前每天的食盐量不超过1克。加辅食初期,要鼓励宝宝品尝不同食物的味道,有利于建立对食物的正确感知,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宝宝从母乳或配方奶粉及自身代谢的储存中,能获得生长所需的钠,加辅食后,很多蔬菜、水果中都含有钠。因此,不用额外添加。

  过早加盐会使宝宝对食物本身的味觉感知发生偏差,以后的饮食习惯可能会对调料、添加剂的口味产生依赖,易挑食、偏食。摄盐过多还会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减少唾液分泌,削弱口腔对细菌、病毒的防御功能,从而降低宝宝抗病能力。

  高盐饮食还会影响对锌、钙的吸收,易导致缺锌、缺钙,影响智力和体格发育,甚至会造成孩子免疫力下降,引发各种疾病。婴儿的肾脏功能发育不健全,不足以代谢过多的钠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无法自行排泄的钠盐滞留在体液中,可能引发水肿、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让宝宝吃得香,关键要掌握食物烹饪技巧。选用新鲜、干净的食物,现做现吃,采用蒸、煮、炖、煨等方法,少油少糖,不加盐、醋、味精、咖喱等调味品。同时应注意选用不同颜色食物搭配,做到色、香、味俱全,从感官上激发宝宝的食欲。最好在宝宝一岁之后再加盐,从小养成清淡饮食的习惯。

  宝宝每天需要多少维生素D

  每个孩子都需要补维生素D吗?1岁以内婴儿每天需要4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但是否需要额外补充以及需要补充多少,和宝宝的实际喂养方式有关。

  不同喂养类型的宝宝该如何补充维生素D?

  1母乳宝宝

  由于母乳中维生素D含量甚微,因此建议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补充400国际单位。

  2配方奶喂养的宝宝

  如果配方奶喂养的宝宝每天能够接受600-800毫升配方奶,则没有必要特别补充维生素D。

  3混合喂养的宝宝

  家长应根据配方粉罐上的成分表计算一下孩子每天维生素D的入量,如果每天喝配方奶满足了维生素D的需求,则无需额外补充;如果差量交大,则应补充不足的部分。

  此外,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的产生,因此可多带宝宝晒太阳,但应注意不要在强光下直晒,以免晒伤宝宝的皮肤。

  如果过多补充维生素D,有可能促使钙吸收过多,超过骨骼的利用量,会附着于肾脏等器官,影响宝宝健康,所以维生素D的补充不是多多益善。

  这些行为竟会影响宝宝听力

  1掏耳朵

  有些家长因为担心耳屎会堵塞耳道而影响宝宝的听力,因此喜欢给宝宝掏耳朵。事实上,耳屎积到一定量时,会随着咀嚼等下颌关节的运动而自然脱落排出来,无需特别去掏。相反,如果经常掏耳朵,反而像将耳朵的外部防线给拆除,打开大门,任由细菌侵入耳道和鼓膜,从而可能引起耳朵发炎,而且在掏耳朵的过程中,如果用力太大,或器具锋利,还可能损伤耳道,甚至伤及鼓膜。

  2用力擤鼻

  当孩子得了感冒或鼻炎时,鼻腔内会有很多分泌物(即鼻涕),有的家长会拿纸巾帮孩子擤鼻涕,但在擤鼻涕时,他们常常会将宝宝的鼻子捏得过紧,这样不但容易损伤鼻粘膜,还可能损伤耳道,引起中耳炎。

  因为人的耳、鼻、咽、喉各器官是通过咽鼓管连通的,咽鼓管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引导鼻咽部气体进入鼓室。平常咽鼓管都是闭合的,当我们吞咽或打哈欠的时候,它就会张开,以维持鼓膜两侧压力的平衡,从而保证鼓膜的正常振动。当我们过分用力擤鼻涕时,空气会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从而出现耳鸣、耳闷等情况,严重者甚至会导致脓性鼻涕通过咽鼓管流入中耳腔,进而引发中耳炎。

  3强行灌药

  孩子们对吃药大多都很抗拒,看到孩子不肯喝药,有的家长便捏着孩子的鼻子强灌下去,或者在孩子哭闹很厉害时仍然强行灌药,其实这些做法都是非常不安全的。如果在孩子哭闹的时候强行灌药,不仅容易使宝宝将药物误吸入气管而造成呛咳,甚至引起窒息,而且还可能使咽部的液体通过咽鼓管流向中耳腔,进而引发中耳炎。

  4喂奶姿势不当

  有的家长在喂奶时为了图方便,把宝宝平放着喂,或喂奶的时候喂得过多、过急,小宝宝会因为来不及吞咽而呛咳,这样很容易使奶水从咽部逆流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

  5捂住嘴强忍着打喷嚏

  有些家长觉得打喷嚏是个不雅的行为,于是教育孩子在打喷嚏时一定要捂着嘴,以便使喷嚏的声音可以减小一些,但这样也可能使耳朵受伤。打喷嚏本来是鼻子对外界刺激所作的一种本能反射,如果强行捂住,容易使打喷嚏时咽部增高的压力无处释放,这股压力可冲击咽鼓管,甚至伤及鼓膜,引起鼓膜穿孔。

  如果在上呼吸道感染时捂着嘴打喷嚏,还可能让病菌从咽部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鼓室,从而引起急性中耳炎甚至鼓膜穿孔。

  6滥用药物

  有些家长在孩子生病时喜欢凭经验自己给孩子买药吃,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宝宝肝功能发育不全,如果滥用药物(特别是一些抗生素)则很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引发毒性反应,导致药物中毒性耳聋。患者在应用耳毒性药物后,可出现耳鸣、听力下降、眩晕等症状,且听力下降是对称性的,有些药物在停用后可阻止耳聋继续发展,甚至慢慢恢复听力,但也有一些药物少量用药即可导致不可逆的中毒耳聋。

  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自己擅自给孩子用药,当孩子生病需要吃药时,最好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如果因为病情需要,用到了耳毒性抗生素治疗,一定要定期复查听力,同时注意一旦病情许可无需用药了,一定要立即停药。

  总结:带好一个孩子不容易,想要把孩子带的平平安安长大更是难,家长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在此小编给各位带孩子的家长说声辛苦了。既然有了宝宝就要给他们一个科学的喂养方式去照顾,这样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以前的人没有文化,只知道一昧的地孩子生下来就这么带着就长大了,可是我们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带孩子就更不能掉以轻心,希望以上的知识可以帮助各位宝妈宝爸。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警惕儿童脸色发黄

回答: 儿童脸色发黄可能与贫血、肝胆疾病、胡萝卜素血症等因素有关。 贫血可能导致儿童脸色发黄,通常表现为皮肤苍白、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肝胆疾病如肝炎、胆道闭锁等也可能引起脸色发黄,常伴...

Q
吃药期间怀孕的影响

回答: 吃药期间怀孕可能对胎儿发育产生影响,具体风险与药物种类、剂量及妊娠阶段有关。 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器官形成,尤其在妊娠前3周至12周器官发育关键期风险较高。部分抗生素如左氧氟...

Q
天生艾滋病的人可以活多久

回答: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达到接近正常人的预期寿命,具体生存期与治疗时机、药物依从性及并发症管理密切相关。 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儿童若在出生后6-12周内开始抗病毒治疗,免疫...

Q
肿瘤CT值是多少

回答: 肿瘤CT值通常为20-50HU,具体数值与肿瘤类型、密度及扫描条件相关。 CT值是计算机断层扫描中反映组织密度的相对数值,以水为0HU、空气为-1000HU作为基准。实质性肿瘤如...

Q
慢性咽炎干呕怎么办 从这三个方面来改善慢性咽炎干呕

回答: 慢性咽炎干呕可通过调整饮食、保持口腔卫生、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 慢性咽炎干呕可能与咽喉黏膜长期受刺激、胃酸反流、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调整饮食需避免辛辣、过冷或过热食物,减少烟酒摄...

Q
子宫瘢痕怎么妊娠

回答: 子宫瘢痕妊娠通常需要终止妊娠,避免子宫破裂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子宫瘢痕妊娠是指胚胎着床在既往剖宫产或子宫手术形成的瘢痕部位,属于异位妊娠的一种高危类型。由于瘢痕处肌层薄弱,随...

Q
过敏性紫癜会传染吗

回答: 过敏性紫癜不会传染,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 过敏性紫癜的发病机制与免疫系统异常反应相关,主要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过度免疫应答,导致小血管炎性改变。常见诱因包括细菌...

Q
儿童慢性咽炎如何根治 5个方法根除儿童慢性咽炎

回答: 儿童慢性咽炎可通过改善生活习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 改善生活习惯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