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乘车时易受伤害

发布于 2024-02-28 09:34

在周末,许多家长会驾车带孩子购物、出游、参加活动等。由于儿童年龄尚小,缺乏安全意识,乘车难免出现意外情况,家长在应对时不要慌张,应尽量保护好儿童的乘车安全。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机能尚未完善,一旦乘车途中发生意外,大多数孩子不具备应变能力,很容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发生。

空调废气中毒伤害

夏季长时间开启空调,会导致车内外空气不能对流,尤其是在汽车停止时,继续运转空调可使发动机排出的一氧化碳聚集于车内;因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故在车内休息、睡眠时,极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对策:长时间行车途中,如果发现孩子有精神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家长也要首先考虑到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立即开窗通风。

误吸零食窒息伤害

孩子乘车时间过长,需进食时,不要为其提供颗粒状食物。当车子行经不平的路段或紧急制动时,儿童食用果冻、糖果、小饼干等零食,可能误吸入气道,引发气道梗阻窒息而危及生命。

对策:可采取将孩子抱着倒置过来压肚子的急救法,通过冲击顶压,增高孩子的腹内压和胸内压,将吸入气道的食物挤出来。如果仍不能缓解,家长要赶紧将孩子送到附近的医院。

肢体伸出车窗易受伤

孩子自制力和控制力较差,当车窗开启时,不自觉将肢体伸出车外,易被路边树木、栅栏刮碰,更为危险的是,遭遇同向急驰而来的后方超车刮碰。

对策:有儿童乘车时,不要随意开启车窗锁,或尽量不要让孩子坐在靠窗位置。

紧急刹车惯性伤害

当遇有急刹车时,儿童颈部极易受到过大的惯性冲力而造成伤害。儿童与成人相比,头部的比例大,致使颈部受力更大;尤其婴幼儿的骨骼更是十分脆弱,其颈部更易受到致命性伤害。

对策:自驾车时,为孩子准备儿童专用的安全座椅或安全坐垫,可以有效预防急刹车的危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孕妇怎么消除液性暗区

回答: 孕妇消除液性暗区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卧床休息、药物治疗或手术干预。 液性暗区在孕期可能由生理性积液或病理性因素引起。生理性积液通常与激素变化有关,表现为无伴随症状的少量...

Q
运动后胸闷气短怎么办

回答:运动后胸闷气短可通过调整呼吸、控制运动强度、补充水分、监测心率、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运动后胸闷气短通常由运动强度过大、呼吸方式不当、脱水、心脏问题、肺部疾病等原因引起。 1、调整呼...

Q
孕期居室需要注意什么

回答: 孕期居室需要注意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有害物质、控制温湿度。 孕妇居住环境应定期开窗通风,减少室内二氧化碳和甲醛等有害气体浓度。避免使用含苯、甲醛等挥发性有机溶剂的装修材料或家具,新...

Q
手腕舟状骨骨折严重吗

回答:手腕舟状骨骨折的严重程度取决于骨折类型、移位程度以及是否及时治疗。轻微骨折可能通过固定治疗恢复,而严重骨折可能导致长期功能障碍或并发症。舟状骨骨折通常由跌倒时手掌撑地、直接撞击或高...

Q
怀孕第一天会想吐吗

回答: 怀孕第一天通常不会出现想吐的症状,孕吐多发生在妊娠5-6周后。 孕吐是妊娠期常见的早孕反应,主要与体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有关。怀孕第一天受精卵刚着床,激素水平尚未显著变化...

Q
阴囊毛细血管瘤怎么治疗

回答: 阴囊毛细血管瘤可通过激光治疗、冷冻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阴囊毛细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异常增生性疾病,通常表现为阴囊皮肤表面红色或紫红色斑块,可能伴随轻微瘙痒或触痛。激光治...

Q
鼻子有血丝是怎么回事

回答: 鼻子有血丝可能与鼻腔干燥、鼻腔炎症、鼻部外伤等因素有关。 鼻腔干燥是导致鼻子有血丝的常见原因,多因空气干燥、饮水不足或长期处于空调环境引起。鼻腔炎症如过敏性鼻炎、急性鼻炎等,可导...

Q
残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哪几种

回答: 残胃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学治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 残胃癌是指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内发生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综合选择。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