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酒:教你如何正确泡药酒

发布于 2012-01-04 16:18

  药酒包含酒和药物的双重功效,但主要是药用。俗话说“酒乃百药之长”,酒本身也有药的作用;而且,酒可以把药材中脂溶性、水溶性的有效成分全部溶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药效。“酒借药势、药借酒力”,酒和药能互相提高作用。如果说平时单用药时能发挥三分药力,那么在药酒中即可达六到八分。而且酒和药混合后,酒劲会加大,如果平时能喝半杯酒,对于药酒,就只能喝一口。

  酒用白干,药材整根或切片

  不同的酒对疗效影响不大,一般根据个人喜好选取酒的度数和气味。酒量小可选38度左右的低度酒;酒量大可选52度左右的高度酒。通常不选曲酒,因为曲酒是由酒曲发酵而成,其内含有的酒曲香会和药物的气味混合,产生怪味,令人闻起来不舒服。通常多选老白干或黄酒,与药材混合后气味清淡、芳香诱人。

  白酒的好处是不容易变质,存放时间长。但在南方偶尔也用果酒来制药酒,其酒精含量少,对人体刺激较小。使用果酒制作时,一般采用煮提法――将药材煮好后,把药渣去掉,取适量药液兑入果酒中饮用。

  药材可以整根放,也可以切成3~5毫米的片剂或者段剂,但很少研磨成颗粒。因为颗粒容易使药液混浊,透光度不好,而且颗粒状药物溶解得快,浓度大。除非需要快速溶解者,才会使用大块的颗粒。

  装药酒的容器多选磨口的玻璃瓶子,便于密闭、防止药物氧化。深色的瓶子最好,如果用透明的瓶子,要注意不要在阳光下直射。药和酒的比例搭配也有讲究。一般来说,浸泡后的药材约占全部药酒体积的1/3。

  每次喝一两半

  将药材泡入酒中,室内常温保存,但是要注意密闭、避光,每天摇动数次,这被称为“冷浸法”,是最常用的。还有一种“热煮法”――将药材放入酒中加热煮,可以温阳解表。但是此种做法酒易挥发,使度数变低,不宜长期保存,因此只适合于短期内服用。

  当药酒的颜色不再加深,表明药物的有效成分已经停止渗出,药酒浓度已达到最大,就可以服用了。一般来说,动物类药酒浸泡1~2周才可以服用,而植物类药酒3~5天就可以了。有些贵重药材,可反复浸泡,离喝光前尚有1寸的液高时再次续入新酒继续浸泡。

  一旦出现下述情况,就不要服用了,如药酒质地混浊、絮状物明显、颜色变暗、表面有一层油膜、酒味转淡、有很明显的酸败味道等。

  饮用时,每次喝一两到一两半。不善饮酒者可将药酒兑在黄酒或冷开水中,按量饮用。滋补类药酒服用时间没有限制;而治疗用的药酒,最好不要在空腹或者吃饭时用;安神类药酒,适合在睡前1~2小时服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半身不遂的初期症状

回答: 半身不遂的初期症状可能表现为单侧肢体无力、行走不稳和言语不清。 半身不遂通常由脑血管疾病引起,如脑梗死或脑出血,初期症状可能包括单侧上肢或下肢的轻度无力感,活动时笨拙或持物不稳。...

Q
鱼鳞皮肤病如何才能根治

回答: 鱼鳞皮肤病目前无法完全根治,但可通过规范治疗有效控制症状。鱼鳞皮肤病是一组以皮肤干燥、脱屑为主要特征的遗传性角化障碍性疾病,需长期综合管理。 治疗以保湿修复为基础,可遵医嘱使用尿...

Q
头痛有哪些伴随症状

回答: 头痛的伴随症状可能包括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眩晕等。头痛可能与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颅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头部钝痛、搏动性疼痛或压迫感。 偏头痛常伴随恶心呕吐、畏...

Q
脑血管堵塞患者能喝酒吗

回答: 脑血管堵塞患者通常不能喝酒,可能加重血管损伤或诱发再次堵塞。饮酒会导致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同时干扰抗凝药物代谢。少数病情稳定且经医生评估后的患者可少量饮用低度酒,但需严格限...

Q
大腿内侧瘙痒越抓越痒怎么回事

回答: 大腿内侧瘙痒越抓越痒可能与真菌感染、湿疹或接触性皮炎有关。 真菌感染如股癣常见于温暖潮湿环境,表现为环状红斑伴脱屑,搔抓会刺激皮肤释放组胺加重瘙痒。湿疹多与过敏体质相关,皮肤屏障...

Q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饮食

回答: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期间可以适量进食,但需选择易消化、低脂低糖的食物。 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胃肠功能较弱,应优先选择米汤、稀粥、面条等低渣主食,避免加重腹泻。急性期可少量多次饮用口服补液...

Q
怎么看鼻腔有没有异物

回答: 鼻腔异物可通过观察症状和简单检查初步判断。 鼻腔异物常见于儿童,成人也可能发生。典型表现包括单侧鼻塞、流脓涕、鼻腔疼痛或出血。异物存留时间较长时可能出现鼻腔分泌物带有臭味。家长可...

Q
两腋窝出现硬疙瘩是什么原因

回答: 两腋窝出现硬疙瘩可能与淋巴结肿大、皮脂腺囊肿、纤维瘤等因素有关。 淋巴结肿大常见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如咽喉炎、乳腺炎等炎症反应,伴随局部红肿或压痛。皮脂腺囊肿因毛囊堵塞导致皮脂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