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患者蛋白饮食的两大误区

发布于 2012-02-09 11:20

  邻居王阿姨今年五十多岁,自从被诊断为慢性肾病后,就严格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量,只吃素,不吃肉,豆制品更是一口也不吃,这样子,她坚持了一阵子“无蛋白饮食”,结果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一天天消瘦,身子也越来越虚弱,最后被家人送到医院。医生了解病情后,指出王阿姨的饮食方法不正确,肾病患者需要的是 “低蛋白、限蛋白”而不是“无蛋白”饮食。

  专家介绍,蛋白质流失是慢性肾炎中较为重要的特征,由于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流失,往往会诱发低蛋白血症和严重的水肿,甚至使用大量的利尿剂也无法使水肿消退。因此,保护肾功能就成为中心问题,其中,控制饮食尤为重要。

  专家介绍,现在肾炎患者都知道要控制饮食,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量,但究竟怎么控制呢?一些患者由于对肾病了解的不透彻,饮食上出现了“无蛋白”和“多蛋白”两种误区。

  “无蛋白”饮食是指一些患者被诊断为慢性肾病后就开始控制蛋白饮食,平时只吃素,不吃肉。希望凭借“无蛋白饮食”来控制病情,结果往往是病情没有好转,反而一天比一天瘦,身体越来越虚弱。张主任说,“无蛋白”饮食论不但无助于肾病治疗还会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发生感染,加重病情。与此相反,有些患者认为慢性肾炎会流失大量尿蛋白,于是求助于饮食,各种高蛋白食物接踵而至,以求补充尿蛋白的流失。结果蛋白摄入过多,加重了肾脏负担,不利于保护肾功能。

  专家提出,肾病患者要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一般说来:蛋白质摄入量的多少,应参考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内生酐清除率。血肌酐水平越高,内生肌酐清除率越低,蛋白质摄入控制越严格。蛋白质作为重要的营养物质,是人体不能缺少的,尤其是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己不能合成必须从外来摄入的,所以要适量摄入含必需氨基酸较多的优质蛋白质。饮食应尽量减少植物蛋白,植物蛋白中主要是粗蛋白,粗蛋白的代谢废物相对多,可加重肾脏负担。肾衰患者一般应限食豆制品,适当限制主食如一般的米面,因为米面(麦淀粉除外)中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可适当补充牛奶、鸡蛋,少吃一点鱼、瘦肉等动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优质蛋白)。其中尤以牛奶、鸡蛋蛋白为宜。优质低蛋白饮食可有效地减轻肾脏负担,为慢性肾病的治疗创造条件,治疗效果就会更好更快。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骨质增生变形压迫性神经

回答:骨质增生变形压迫性神经可能导致的症状包括腰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和无力等。这种情况让人很不舒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缓解这些症状,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

Q
月经都过去7天了怎么又出现出血现象

回答:月经已经过去7天,突然出现阴道出血现象,这种情况可能有多种原因。常见的原因包括排卵期出血、药物副作用、子宫内膜息肉等。了解这些原因后,女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1、...

Q
补牙补完之后塞牙

回答:补牙后出现塞牙的情况,可能让很多人困扰。这通常与补牙材料脱落、材料渗漏、邻牙龋坏、充填不密合等因素有关。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及时找到原因并采取适合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解决问题,恢复...

Q
大腿根部靠近阴囊处有个疙瘩

回答:大腿根部靠近阴囊处出现疙瘩可能会让人感到不安,这种情况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包括附睾炎、精索静脉曲张、腹股沟斜疝或皮脂腺囊肿等疾病。每种情况都有其特定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因此如果发现...

Q
佝偻的儿童怎么治疗效果好

回答:对于佝偻病的儿童,治疗关键在于补充维生素D、钙剂、进行骨骼矫正和运动疗法,这些措施能够有效改善骨骼发育异常,帮助孩子健康成长。通过综合治疗方案,孩子们的骨骼症状通常能得到显著缓解,...

Q
维生素d会得什么病

回答:维生素D在我们的身体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佝偻病和骨软化症,而摄入过量则可能引发高钙血症或尿酸结石。维生素D帮助肠道吸收钙和磷,促进骨骼矿...

Q
什么是硬下疳梅毒症状

回答:硬下疳是梅毒感染早期的典型症状,通常在感染梅毒螺旋体后的2-4周出现。主要表现为外生殖器、口腔等部位的硬结、溃疡,同时伴随轻微疼痛、发热和淋巴结肿大。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病情可能进一...

Q
月经过后是安全吗?月经不太规律

回答:月经过后是否安全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绝对的答案。通常情况下,月经结束后的几天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怀孕的可能。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月经周期和排卵期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