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须知胃的“四敌五友”

发布于 2014-07-15 10:23

   实际上,胃病的发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进入胃内后,会直接影响胃的工作,加之患者的新陈代谢、内分泌的不规律,导致胃黏液分泌不足,胃失去保护,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急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胃病往往是因为忽视造成的。

  胃有4个死对头

  胃最怕四类东西,在这些“死对头”的摧残下,再好的胃也会遍体鳞伤。

  最怕冷。过冷或过烫的食物好比一个冰球或火球,吃后会让胃产生应激反应,让原本可以很温和进行的消化活动变得异常亢奋。

  小编推荐:

  揭秘脚底按摩的八大神奇功效 经络养生:刮痧止膝关节痛

  怕腌菜。我国北方居民胃癌得病率远高于南方,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经常吃酸菜、咸肉、咸鱼等食品。

  怕烟熏和油煎食物。熏鱼、熏肉中含有大量的致癌物质,如3-4苯并芘和环芳烃。油炸、烘烤、烧焦食物和重复使用的高温食油中也含有此类致癌物质,应少食用。

  怕酒精。胃酸受到相应的刺激才能分泌,但是任何过度的刺激都会对胃造成损害。

  胃有5个好朋友

  我们要调整饮食,对上“胃口”,常和以下5个“好朋友”相处,胃就不会闹脾气了。

  细嚼慢咽。食物经咀嚼颗粒变得更小,部分淀粉被初步分解,减少了胃的消化负担,间接减少了胃的动力消耗,保护了胃的工作机能。

  吃温润多汁的食物。食物尽量含有汤汁,采用炖煮蒸的方式烹制。干燥的食物在胃的收缩下易对胃壁造成机械性划伤,而温润多汁的食物在胃肠中的蠕动更顺畅,很好地保护了胃黏膜,并且含有汤汁的食物比干燥的食物更容易与胃酸混合均匀,有利消化。

  三餐定时定量。做到不暴饮暴食,饮食搭配上要注意食物多样化和营养平衡,做到三餐分配合理,定时定量。一般情况下,早餐安排在6∶30~8∶30,午餐在11∶30~13∶30,晚餐在18∶00~20∶00。其中,早餐尤为重要,应包括谷物、动物性食品、奶类及蔬菜水果四大部分。

  保持好心情。有人做过一个残忍的实验,把猴子锁在狼面前,两小时后,猴子因情绪紧张而导致胃部出血。所以放松心情是增加食欲、促进消化吸收的重要环节。

  经常按摩。当经常有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时,在腹部上下轻轻按摩,不舒服的症状便会随之减轻。

  猜你喜欢

  食疗偏方治慢性咽炎 脾虚之人要少食山楂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生完孩子头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揭秘产后头痛的几个原因

回答: 生完孩子头疼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睡眠不足、贫血等因素有关。 产后头痛通常表现为头部胀痛或钝痛,可能伴随头晕、乏力等症状。激素水平变化是常见原因,分娩后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

Q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怎么办 三招及时治疗初期孕妇感冒

回答: 怀孕初期感冒嗓子疼可通过多喝水、盐水漱口、遵医嘱用药等方式缓解。 感冒嗓子疼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咽喉黏膜干燥等因素有关。多喝水有助于保持咽喉湿润,促进病毒排出。用温盐水漱口...

Q
宝宝急性鼻炎怎么治疗 5个疗法缓解宝宝急性鼻炎

回答: 宝宝急性鼻炎可通过鼻腔冲洗、蒸汽吸入、药物治疗、环境调整和饮食调理等方式缓解。 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喷雾,帮助清除鼻腔分泌物,减轻鼻塞和炎症。蒸汽吸入可通过温热湿毛巾覆盖...

Q
脸颊毛孔粗大如何改善

回答: 脸颊毛孔粗大可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医美治疗等方式改善。 毛孔粗大多与皮脂分泌过多、皮肤老化、毛囊角化异常等因素有关。日常护理需注重温和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洁面产品,可选择含氨...

Q
声带息肉是怎么回事 了解声带息肉的3个原因

回答: 声带息肉可能与用声过度、长期吸烟、胃酸反流等因素有关。 用声过度会导致声带黏膜反复摩擦损伤,声带表面血管扩张形成息肉样变。长期吸烟会刺激声带黏膜充血水肿,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诱发声...

Q
疖肿不引流自己会消吗

回答: 疖肿不引流可能会自行消退,但存在感染扩散的风险。疖肿是毛囊及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体积较小的疖肿在保持局部清洁的情况下,可能通过机体免疫作用逐...

Q
大拇指凹陷是怎么回事

回答: 大拇指凹陷可能与遗传因素、外伤或关节炎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大拇指关节或骨骼发育异常,表现为关节凹陷或变形,通常伴随家族病史。外伤如骨折或扭伤后未完全恢复,可能引起局部组...

Q
分泌性中耳炎怎么办 消除分泌性中耳炎的三方法揭晓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药物治疗、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等方式治疗。 分泌性中耳炎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腺样体肥大、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耳闷胀感、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药物治疗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