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

发布于 2014-06-11 12:55

  陈某,女,30岁,陕西第一毛纺厂工人。1992年7月5日初诊:左下腹隐隐作痛,腹泻3年,加重2月。3年多来,经常腹痛、腹泻,大便时干时稀,小腹疼痛且胀,食后胀甚,纳差,有时恶心欲吐,身困乏力。查胃脘部、右胁下右下腹部压痛,肠鸣音亢进。曾按“肝郁脾虚”、“寒热错杂”论治,并服“结肠炎丸”无效。近一个半月来,腹痛肠鸣加重,大便呈水样,严重时每日大便7~8次,伴纳差、疲乏困倦、自汗、精神差、头晕眼花、心慌气短,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证属:脾虚湿盛。治法:健脾渗湿。处方:太子参12 g,茯苓30 g,白术15 g,扁豆10 g,陈皮10 g,山药30 g,莲子15g,砂仁6 g,苡仁15 g,焦山楂30 g,肉豆蔻10 g(去油),沙参12 g,6付,水煎服。

  1992年7月11日二诊:服上方后,大便次数明显减少,日行一次,尚不成形,心慌气短减轻,纳食增加,精神较前为佳,右少腹仍隐痛,伴泛酸嗳气,舌略红,舌根苔黄,脉沉弦。仍用上方,加荔枝核15 g,6付。1992年7月23日三诊:服上方后,已不腹泻,腹部微胀、微痛,白带多,纳食可,舌红,苔薄白,脉弦细数。继续服用上方,稍事加减。服药近3个月,自觉症状消失,临床治愈。(《疑难病证治》1996,205)

 

  【按语】本案溃疡性结肠炎,病机为脾虚湿盛。溃疡性结肠炎表现形式多样,常有脾胃阴虚、肝胃不和、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脾湿肝郁、脾肾两虚、中气下陷、热毒血瘀等多种证型,辨证似无一定规律,主要根据病人当时的症候体征辨证论治。此例得病时间已久,久治未果,泄泻无度,正气大虚,湿邪下注,伤及气阴,故用参苓白术散为主化裁。方中重用白术、茯苓、山药、苡仁健脾渗湿止泻,焦楂、沙参消食养阴,肉豆蔻收涩止泻止痛。不用木香、枳实等耗气之品,皆因正气大虚,不耐攻伐,而重在甘淡渗湿,甘平健脾,以图恢复其运化、分利之职,故用后效果较佳。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发烧之后拉肚子怎么办

回答:发烧之后拉肚子可能是体内感染升级、肠胃受损或药物副作用导致,需要关注身体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首先要保证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脱水,如症状严重或持续,请尽快就医。 1、可能原因 发烧伴随拉...

Q
针灸拔针出血是什么原因

回答:针灸拔针后出血通常是由于针刺部位的毛细血管被刺破或皮肤敏感所致,部分情况下可能与穴位选择、刺入深度以及个体身体状况有关。一般来说,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不需要过于担心。如果出血较多或伴...

Q
子宫内膜增厚刮宫后多长时间来月经

回答:子宫内膜增厚刮宫后通常在2到6周内来月经,但具体时间因个人体质、手术情况和恢复速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如果超过6周还未出现月经,建议咨询医生排查其他潜在问题。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定期复...

Q
中医怎样治疗干眼症

回答:中医治疗干眼症主要通过调理全身平衡,改善眼部局部状况,具体方法包括中药内服、中药熏蒸和针灸治疗。这些方法从内外两方面着手,缓解眼部干涩和不适症状,同时注重自身调理。 1、中药内服调...

Q
嗓子有疱疹是怎么回事

回答:嗓子出现疱疹通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常见原因包括疱疹性咽峡炎或口腔疱疹,多由柯萨奇病毒或单纯疱疹病毒引起,需结合症状和感染程度判断是否就医。主要解决方法包括抗病毒治疗、缓解喉咙不适的物...

Q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步骤

回答: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通常包括麻醉、开胸、建立体外循环、手术操作、停循环及缝合五大核心步骤。在合适的医疗团队和设备支持下,整个过程以患者安全为核心,准确操作是成功关键。 1、麻醉和术前准...

Q
糖尿病足病有什么诱发因素

回答:糖尿病足病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高血糖长期控制不佳、神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外伤感染等,早期明确病因并采取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风险。 1、遗传因素 部分糖尿病患者在家族中存在糖尿病遗传史,...

Q
肝炎会导致转氨酶升高吗

回答:肝炎会导致转氨酶升高,转氨酶升高是肝细胞损伤的重要标志,肝炎的发生会破坏肝细胞,引起转氨酶主要包括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释放到血液中,使其数值升高。转氨酶升高的原因还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