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怎么预防少儿脑瘫
发布于 2016-07-22 11:40
发布于 2016-07-22 11:40
少儿脑瘫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严重威胁孩子的健康,所以妈妈或准妈妈要学会预防的方法。那么怎么预防少儿脑瘫呢?下面小编为您介绍怎么预防少儿脑瘫,这些知识要了解哦!
一、怎么预防少儿脑瘫
少儿脑瘫为脑性瘫痪的简称,是指小儿因多种原因(如感染、出血、外伤等)引起的脑实质损害,出现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而发展为瘫痪的疾病。严重者伴有智力不足。癫痫、肢体抽搐及视觉、听觉、语言功能障碍等表现。
脑瘫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并以围产期发生率为高。一般认为,在整个妊娠过程中,特别是产前的3个月内,任何致病因素如果影响到胎儿大脑的形成和正常发育,都可导致脑瘫的发生。
预防少儿脑瘫,要做好孕期分娩保健。从母亲怀孕开始到分娩这一段时间内,胎儿依赖母体生存。孕妇的健康、营养状况与胎儿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母体健康的不良因素均可直接危害到胎儿。所以,孕妇在孕期必须做好孕期保健。
1、怀孕前
预防脑瘫,应从婚前开始,实行婚前保健。对准备结婚的男女双方进行性卫生、生育和遗传病知识的指导。健康状况不好时不要怀孕。怀孕前对妇女进行风疹免疫。
2、怀孕后
怀孕的头3一4个月是胎儿各器官分化形成的关键时间,尤其是神经器官的形成与分化。在此期间,如果母体遭受病毒感染、中毒、X线照射、外伤、吸烟或酗酒等,均可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从而造成脑瘫或其他畸形。分娩过程中某些情况,例如难产、窒息等也可能导致脑瘫。
因此,做好孕期保健,保证孕妇身体健康,防止疾病,合理营养,控制妊娠次数,不吸烟,不喝酒,做好孕妇产前检查,排除难产因素,确保顺产是预防小儿大脑性瘫痪不可忽视的方法。
3、婴儿出生后
重点保护未成熟儿、窒息、重症黄疸婴儿,并进行必要的处理;如吸氧、进保温箱等。脑损伤儿应建卡随访,定期筛查。鼓励母乳喂养,为婴儿进行-=三联疫苗、脊髓灰质炎、风疹或结核的免疫接种。
教育家长识别脑膜炎的早期症状,如发热、颈硬、嗜睡等,一旦发现,及时治疗。发烧病儿要脱去衣服,冰水擦身,足量饮水,及时治疗。
教育家长要注意为腹泻儿童补水,如果腹泻持续2天不止,要去医院。对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哺乳不良,惊叫不睡,肌肉过软或过硬者,应注意脑部病变。
#p#副标题#e#
二、引发少儿脑瘫的起因
1、妊娠期原因
在妊娠过程中,怎么引发胎儿缺血、缺氧的原因,均可以引发胎儿高脑损伤,比如:宫内染上;孕妇患恶性的大血压、低血压、糖尿病、吸烟和用药不当等;孕妇与胎儿Rh血型不相容;遗传原因,比如:母亲智可以低下、近亲史等均为儿童脑性瘫痪发病的大危原因。
2、难产
可以致婴儿头部受伤、颅内血肿等;早产:早产儿体重小、发育不完善,容易发病缺氧和颅内损害;新生儿窒息。比如出生时没有呼吸,滥用激素催产等均可以是婴儿缺氧而致脑损害。
3、婴儿核黄疸
可以致脑损害,系由胆红素代谢不正常所致;脑部染上比如脑膜炎、脑炎等;染上发生的大烧或者恶性腹泻发生重度脱水。
此外,双胎、多胎、从事有毒物质工种的孕妇、孕妇居住环境严重污染、饮用不合格水等原因可以导致脑瘫,一定要引起重视。
#p#副标题#e#
三、少儿脑瘫不同阶段的症状表现
专家指出,脑瘫患儿早期存在一些明显的症状,家长可以从这些症状中进行脑瘫的初步判断:
1、小儿脑瘫新生儿期
新生儿期是指从出生到28天这段时间,该期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哺乳困难,出生后不会吸吮、吸吮无力或拒乳,或吸吮后疲劳无力;动作少或是对周围没有兴趣等;且一些先天反射减弱或是根本不出现,如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
2、小儿脑瘫婴儿期
婴儿期指1-12月这段时间,该期的脑瘫儿表现为肌张力及姿势异常,如大腿外展困难;主动运动少,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3、小儿脑瘫幼儿期
幼儿期指小儿1-3岁的这段时间,该期的脑瘫儿症状表现较为明显,容易辨别判断。脑瘫儿出现智力、语言发育落后或是语言障碍,或是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运动障碍,如不会走路或是走路姿势异常,肢体灵活度不高。
上一篇 : 小孩子如何才能食欲很好
下一篇 : 小孩子该如何预防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