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拳的“雷声大法”的奥妙
发布于 2014-06-24 11:02
发布于 2014-06-24 11:02
编者按:武术的功效有其一定的依据,练习武术打通人们的经脉,调养身心,对心、肝、脾、肺、肾五脏五气进行锻炼。那么,你知道武术种类有哪些?什么是心意拳?形意拳技法有哪些?
心意拳的“雷声大法”的奥妙
一、关于雷声
心意拳老谱中说:“五行一发响雷声。”雷声在心意拳中是聚集练功者的身体内的心、肝、脾、肺、肾这五脏五气进行锻炼,将这五气合一,再自丹田进行培炼爆发而出的喷发之声,其雷声能表示一个练功者的功夫深浅。祖师姬龙峰创此拳时是在终南山里,山野空旷,人少物稀,所以,发雷声并不会影响别人;回家以后,他自家“有地200亩,院几层”,可见练功地方很大,再发雷声也不会影响别人;但姬龙峰的拳术是以鸡腿、龙腰、熊膀、鹰爪、虎抱头、雷声作为此拳身法的,我们要学习他的传统武术,要继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就不能不继承,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练心意拳又不能不发雷声的原因。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二、雷声的练法
1.练习雷声须于黎明时选择一空旷或树木茂盛处,最好树丛中有高墙的地方。面对高墙,缩身下蹲,成猴束蹲之式,头顶项竖,下颏内收,闭口扣齿,舌顶上腭,微微吸气下沉到丹田;继而长身而起,两肘相向而裹,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指尖向上,一齐向前上方相挫而起,此即拳谱所说:“出手如钢锉”之意,两手十指高不过头顶,掌最好与口平,同时丹田抖动发力,对着墙壁发声出气喊“咦!”,此声必须尖锐、急促、刺耳,如晴天劈雷,足以刺人耳膜。
2.上势为鹰捉式。两手揸开的十指一齐曲成钩状,然后再攥拳如握住天的“把”状,往下打坠劲(即恨天无柄),当往下落时要以右脚为支撑点,身子往前,左膝曲膝成90度,连同整个身子往下落,当左足落地时,丹田摧力,发一声:“噫!”两手一齐落到左膝内侧,左掌掌心向下,五指揸开向前,但指尖不能露出膝前,意为虎不现爪;右掌掌心向下,五指揸开向左前方,按到裆前护裆。头要上顶,项要竖,下颏内收,闭口扣齿,舌顶上腭,双目前视,神光前射,全身成牮杆之箭,为虎扑式。此声要气往下走,丹田抖力。
() #p#副标题#e#
3.虎扑式后退左足,与右足并齐,左手掌从左膝内侧,右手掌从裆前,两手一起随身体后坐向两胯处收去,然后再顺两胯往上贴两肋出时并发一声:“喝!”声音要滚转,雄壮震耳,若山崩海哮或似炮弹爆炸;此声也是发自丹田,震动而出,要“四梢齐发,内劲齐出”。历史上有战国时孟贲“喝水水倒流”,三国时张飞一声断喝“喝断霸陵桥”的传说,虽然有些夸大其词,但久练雷声确可底气充足,丹田内壮,与人交手动意,我鼓勇向前,手足交加,一声断喝,可震动敌人胆气,使敌人猛然一惊,毛骨悚然,浑身酥软,而无心无力应战,俯首就擒或不战而败。
心意拳的雷声大法应是“五音”,但它和三性调养一致,所以,差不多都是练习“咦、噫、喝”三声较多。很多人只介绍了雷声之一“噫!”,而将其它几声忽略,也有的根本分不清几字几声的区别,所以用字时就“咦、噫、一”分不清楚,以致给初学者带来困惑。另外,雷声的作用不仅是用于出拳发声、威吓敌胆,并且有舒声透气的作用,其用于内养则常练发声有运动透气借力之功用。舒声透气,可以内震丹田,将练拳时体内之废气通过发声吐出,以保持体内常存留新鲜之气。
在心意拳的技击中,两人相遇勇者胜。与敌相搏,我突然发声,敌必猝然而惊,一惊则必然大脑产生恐惚之感而使手脚动作放慢,我则趁此瞬间疾快出招,鲜有使敌不败者。另外,我之发雷声则发竖目张,全身神经协调一致,全身警觉,与敌搏击能达到高度统一的状态,能使我的全身能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在锻炼中突发雷声,可使全身气血在体内鼓荡,引起血液畅流,这样,全身的筋脉、血管都能得到很好的锻炼。
()#p#副标题#e#
形意拳技法与规律
形意拳技法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其技法特色。这些基本技法包括:顶垂扣抱,上下相照;犁行踩砸,疾动紧随;沿直簪翻,护中夺中;齐蓄齐发,内外六合。顶垂扣抱,上下相照,是形意拳静止姿势的技法。“顶垂扣抱”,指头顶向上顶领;肩、肘、腕、腰、胯、膝、足各部关节由上向下节节松垂;两肩微向前扣合,手指和足趾梢节屈扣;两肘环换两肋而不远离。由于上顶下垂,还使头正脊直,颈项顺竖。由于两肩松垂内扣,还使躯干形成涵胸、圆背状。“上下相照”包括“三洒相照”和“外三合”。“三尖相照”,指顺势拳式的鼻尖、前手尖、前脚尖在一个矢状面内上下相照。拗势拳势的此三尖向同一矢状面合聚形成上下相照。“外三合”,指肩与胯上下相照而合,肘与膝上下相照而合,手与足上下相照而合。
犁行踩砸,疾动紧随,是形意拳步法的基本技法。“犁行踩咂”,指两脚移动要像犁耕地样,有向前掀翻障碍的意识和推进力,保持脚贴近地面(不能拖地)行进。脚落地时,要有欲踩死毒虫般的砸劲,踏地有声。“疾动紧随”,指一足动,另一足必随。一足进步,另一足心跟;一足退步,另一足必撤步。
()#p#副标题#e#
而且,领先前进或后退的足要疾速,尤其是进步和上步脚要大步急进。随之跟进或后撤之足,亦要紧随前足而动。
沿直簪翻,护中夺中,是形意拳手法动作的基本技法。指两臂都要以护住自己,身体正中、进攻对方正中为基本目标。臂的伸屈出入要循着这个正中面中的直线起簪(旋外)落翻(旋内),转旋出入“彷中夺中”、“沿直”,皆使拳式严谨地保护住自身正中部的要害,站据住进攻对方的最近途径。转旋出入能借助臂的拧转,加强出发力,并使直来直往的出入轨迹。略带椭圆形,使动作圆转自如。
齐蓄齐发,内外六合,是形意拳运动的整体技法。指上述“外三合”要与“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相合为一,内外一致地进行招势和劲力的蓄发。蓄劲与蓄势一致,发劲与发招一致。蓄时心意内导,吸气敛劲,肢体屈缩束身。发时心意外催,呼气助力,肢体伸长舒身。这种一蓄全蓄、一发全发的整体动作,使拳式表现出一动俱动、一到俱至、一停俱停的鲜明节奏。
()#p#副标题#e#
武当五行重手法
五行重手法,旨在蓄积内气,增强内劲。该功以五行(金、木、水、火、土)命名,练成后手重如铁,故名“重手”。在练铁沙袋、朱砂掌的同时加练此功,可练就上乘的手上功夫。现介绍如下:
金:两手下垂,两脚与肩同快成站立姿式,调息片刻,闭气。两手臂沿体前平举,掌心相对,两手臂举平后,屈肘水平内收到胸前与肩相平,掌心向下。两手掌用力下按至两臂伸直为度。姿势摆定后调息。还原。如此做六次。
木:接上式,闭气。左手变成五爪,屈肘于左髋旁,五指朝右,向右髋部伸去。左腕拧劲,五爪朝天,从右髋部向左肩前方弧形上托。左手翻腕,五爪朝下,沿体左侧用力按到手臂伸直为度,姿势摆定后调息还原。左右交替做六次。
水:接上式,闭气。左手抓握成拳,屈肘于左髋旁,拳眼朝上,向右髋旁伸去。左腕拧劲.拳眼朝左,左拳从右髋部向肩前方弧形上拉。左手翻腕,举眼朝右,左拳成弧形沿体左侧用力按到两臂伸直为度,姿势摆定后调息、还原。右手与左手方向相反,左右交替做六次。
火:接上式,闭气。左腿屈膝呈左弓箭步,右手置于右髋旁。头向右转,目视右前方。左手从右髋旁向左上方甩去(似甩镖状),目转视左手,右手也跟着向左上方甩去。两手臂上提,过头顶尽量伸直,两手指朝左前方。两掌含劲,用力下劈左大腿两侧,姿势摆定后调息。还原。右手与左手方向相反,如此左右交替做六次。
总结:不管是哪门哪派,其练习武术的根本记作用大抵相同,只是在于人们的练习和认知。那么,以上小编为您盘点的保健武术赶紧来学习下吧。
土:接上式,闭气。两手臂由体前上举,过头顶尽力伸直,手指朝前,掌心相对。两掌含劲,向下猛劈(手臂伸直)大腿内侧,同时两腿连蹲成马裆势。姿式摆定后调息,还原。如此做六次。练功完毕后,意守“劳宫”片刻。
上一篇 : 健身法宝有氧格斗
下一篇 : 保持身材 尝试拳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