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应该如何保持心理健康

发布于 2017-12-04 11:13

  一个人想要度过快乐的老年时期的话,就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可惜的是,老年人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开心,内心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心理健康得不到保障。如何才能让老年人开心呢?必须要做好心理保健工作,这样才能避免老年人抑郁不开心,才能让老年人生活幸福。老年人如何保健心理呢?

  如何维护心理健康呢?措施是多方面的,重要的是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不仅要改善自我内在平衡,自我称赞,自我肯定,而且要培养对周围环境中的人、事、物的应对能力。有关维护心理健康的措施,心理学家提出以下几条:

  (1)要不断增进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且这种了解必须是客观正确的。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社会、对人生应有正确的认识。

  (3)培养积极稳定的情绪: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情绪积极稳定、乐观开朗、心情愉快的人,多数能健康长寿;相反,情绪消极、易激动、小的刺激大的反应,喜怒无常、多愁善感、压抑愤怒、悲观失望,长期如此,则使人易发生心理失衡,导致心理变态或身心疾病。因此,如要学会情绪的自我调节,就要做到合理宣泄,适当控制情绪。也就是说,对正常的情绪要适度宣泄,而不过多压抑;对不良的情绪要适当控制,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转移矛盾冲突,解脱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主动与人交往:与朋友正常友好的交往,能使人消除孤独感,从中获得安全感、安慰感,个人的苦闷不快往外倾泄,有利于消除心理上的郁结,使人心胸宽畅,心情愉快,有利于心理健康。

  (5)维护大脑健康:生活要有规律,要建立正常的生活秩序,做到起居有常、饮食有节、劳逸结合。尤其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相结合。主张积极的休息,以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身心得以充分的调养。一般认为老年人的睡眠每天不得少于6——7 小时。

  (6)要养成“事前周密思考,事后不去懊悔”的习惯,处理事情要有轻重缓急之分,事先细心思考,才不致有本末倒置之虞。

  (7)要善于消除自己的不良情绪,勿使焦虑、忧愁、悲伤、恐惧、敌意或挫折感长期存在。长期陷于某些不良情绪之中,就会损害我们的心理健康。

  (8)要充分了解自己的思维方式。看待任何事物都要避免感情用事。根据个人的感受和经验来判断事物往往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对任何人或事都要用理性的思维、实事求是和一分为二的态度来分析和判断,才能避免得出片面、偏激的结论。

  老年人如何保健心理?保健心理的方法其实有很多种,但不管是哪一种,都必须要老年人自己参与到其中去。主动地去寻找积极的生活态度,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衡,多认可自己,多称赞自己,这样就能让阳光照进自己的心里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激光可以去黑色素沉淀吗

回答: 激光一般可以去除黑色素沉淀。黑色素沉淀可能与紫外线照射、内分泌失调、炎症后色素沉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皮肤局部颜色加深、边界清晰或模糊的褐色斑块。 激光通过选择性光热作用原理,...

Q
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的症状

回答: 颈椎病导致脑供血不足可能出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 颈椎病引起脑供血不足通常与椎动脉受压或交感神经受刺激有关。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能因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椎动脉,导致血...

Q
吃了紧急避孕药还会怀孕吗 错误用避孕药会导致避孕失败

回答: 吃了紧急避孕药仍可能怀孕,错误使用避孕药会增加避孕失败概率。 紧急避孕药主要通过抑制排卵、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但避孕效果并非百分之百。正确服用情况下避孕成功率较高,但若服药时...

Q
怀孕肿手肿脚怎么回事 揭秘孕妇肿手肿脚的真正原因

回答: 怀孕肿手肿脚可能与生理性水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有关。 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手脚水肿多为生理现象,由于血容量增加和激素变化导致组织间隙水分潴留,常见于孕晚期长时间...

Q
变白最有效的方法

回答: 皮肤变白最有效的方法包括防晒、使用美白护肤品和医美治疗。 防晒是防止皮肤变黑的基础措施,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生成,导致皮肤色素沉着。日常需使用防晒霜,选择SPF30以上、PA+++...

Q
分泌性中耳炎的中药治疗效果怎么样

回答: 分泌性中耳炎使用中药治疗可能有一定效果,但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综合判断。 中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主要通过清热解毒、利湿通窍等作用缓解症状。常用方剂如辛夷清肺饮可减轻鼻咽部炎...

Q
控制不住口水掉下来怎么回事

回答: 控制不住口水可能是由唾液分泌过多、神经功能障碍或口腔疾病引起的。 唾液分泌过多可能与进食刺激性食物、胃酸反流或药物副作用有关,表现为频繁吞咽或嘴角溢液。神经功能障碍如帕金森病、脑...

Q
突然耳鸣是突发性耳聋吗 了解突然耳鸣和耳聋的区别

回答: 突然耳鸣不一定是突发性耳聋,两者在病因和表现上存在差异。突发性耳聋通常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而耳鸣可能是多种因素引起的听觉异常。 突然耳鸣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