颤证有哪些症状表现?颤证应该怎么防治?

发布于 2021-12-02 14:39

       颤证有哪些特征?应该怎么防治?

  颤证别称振掉、颤振、震颠,要以头顶部或身体摇晃、发抖为关键临床症状的这种病症。轻则仅有头摇或手脚微颤,重者头顶部震摇大动,以至于有筋挛扭曲样姿势,双手及上下肢晃动不停,或兼具项强,手脚拘急。中西医的一些椎体外系病症而致的不随便健身运动如震颠性麻木、舞蹈病、手脚缓动症等,可参照本证中医辨证论治。 颤证医治的确诊关键点临床医学以头及手脚晃动、振摇为关键特点。常伴随身体拘急强直性,小表情死板,步态惊慌,语涩流涎等病症。

  本病以中、老年人,素体肝阴亏为多见。 颤证医治的辩证剖析本证多由肝阴亏,气血两虚,筋脉虚损,虚风内动横逆;或风火挟痰,互阻络道而成。临床医学当分标本采集、明暗。肝不够,血气虚弱者为虚,风火挟痰者为实。如明暗相兼为病者,多以肝。阴亏,气血两虚为病立身之本,风痰为病之标。治以益调肝,补血补气,清止咳化痰热,兼以熄风等为医治本病之道。

  颤证医治的中医辨证论治

  肝亏虚型

  【证见】 颤振难愈,兼见头晕眼花,耳呜,睡眠质量差,腰酸背痛脚软,身体麻大,呆傻记忆减退,筋脉拘紧,姿势愚钝。舌体身体瘦,舌色暗红少苔,脉细弦或沉细弦。

  【治法】 滋补养生肝,育阴熄风。

  【中药方剂】

  1.主方大定风珠(吴鞠通《温病条辨》)加减药方:干地黄、麦冬、沙参各16克,阿胶13克(烊化),枸杞16克,龟板、鳖甲、赤芍、杜蛎各40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

  2.中药方剂六味地黄丸,每一次9克,每天3次。

  气血两虚型

  【证见】 颤振日久,脸色素淡,神惫困乏,头晕目眩。舌淡胖有齿印或黯淡,脉细弱。

  【治法】 益气补血,熄风舒经。

  【中药方剂】

  1.主方八珍汤(薛己《正体类要》)加减药方:高丽参16克,黄芩、茯苓、川芎13克,熟地黄16克,羌活6克,赤芍16克,天麻12克,丹参30克,石决明40克,红枣5枚。水煎服。

  2.中药方剂八珍丸,每一次9克,每天3次。

  痰热动风型

  【证见】 颤振或轻或重,尚可,常兼胸脘痞闷,痰稠微黄,头昏口干舌燥。舌苔黄稠,脉弦滑数。

  【治法】 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平肝熄风。

  【中药方剂】

  2.中药方剂猴枣散,每一次1支,每天3次。

  1.主方导痰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药方:法半夏16克,桔红6克,茯苓、枳实、胆南星、竹茹、栀子、黄芩各13克,天麻、钩藤、石决明各40克,夏枯草6克。水煎服。

相关推荐

健康早知道 更多

Q
子宫腺肌症这种病严重吗

回答:子宫腺肌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严重程度因人而异,可能引发痛经、月经量增多等症状,但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1、遗传因素 子宫腺肌症可能与遗传有关,...

Q
中度脂肪肝一个月没了

回答:中度脂肪肝一个月内消失是可能的,但需要结合饮食调整、运动干预和生活方式改变等多方面措施。脂肪肝的改善与肝脏脂肪代谢能力的恢复密切相关,关键在于减少脂肪堆积并促进肝脏修复。 1、饮食...

Q
身体长黑色的癣怎么办

回答:出现黑色癣的情况,应先观察是否伴有瘙痒、脱屑或疼痛等症状,必要时尽快寻求皮肤科医生的帮助。 黑色癣可能是一种真菌感染,通常由皮肤接触到含有真菌的环境引起,特别是在潮湿或高温条件下发...

Q
吃避孕药几个月不来算闭经

回答:吃避孕药后导致的闭经时间通常在3-6个月之间,但如果连续6个月以上未恢复月经,可能属于闭经,需要进一步检查。个体差异、避孕药类型及是否规范使用都会影响月经恢复情况。如果停药后伴随体...

Q
成人脐炎几个月了不见好

回答:成人脐炎持续数月未愈合可能提示身体存在其他问题,如免疫力低下、慢性疾病或炎症反复感染亟需关注。常见原因包括细菌感染未完全控制、糖尿病等慢性病导致伤口愈合能力下降,以及护理不当。尽早...

Q
鼻黏膜破裂多久能好

回答:鼻黏膜破裂的愈合时间通常在数天至数周之间。这一过程受破裂程度和是否伴有感染这两个因素影响。如果破裂轻微,且无感染,通常数日内即可愈合;若破裂严重或伴随感染,愈合时间可能延长。 1....

Q
失眠补气血吃什么好

回答:失眠和气血不足的问题可能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工作压力大或者生活节奏快的人群。通过饮食来改善失眠和补气血是一种自然且有效的方法。小米、燕麦、龙眼、红枣和核桃等食物都对睡眠和气血有帮助...

Q
月经完事发黑怎么回事

回答:月经结束后发现阴道分泌物发黑可能让人感到担忧,其实这通常与几种常见的原因有关。可能是由于宫腔内残留、激素水平异常、不良生活习惯,或是妇科炎症等因素所导致。为了确保健康,建议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