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例的患者为一位71岁的阿姨,6个月前老伴去世,独自一人居住,孩子担心老人一个人孤单,曾经强烈要求一起居住,但是被老人拒绝。近期家属发现,老人经常半夜起来叠衣服、扫地、自言自语,遂于我院就诊。完善颅脑磁共振、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心理评估提示中度抑郁状态,因此考虑梦游症。建议给予心理疏导药物治疗,治疗后,患者的病情稳定,无特殊不适,治疗效果良好。
女、71岁
梦游症
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2020年3月
药物治疗心理疏导
门诊治疗2周,1个月后门诊随访
病情稳定,无特殊不适,治疗效果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家属描述:最近发现患者一般在晚上2点独自起床,起床后叠衣服、扫地、对着空气说话,然后又回去睡觉,但患者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大问题。单独与患者沟通后了解到自从老伴去世后,心情一直很不好,生活在共同居住的家里,就好像时时刻刻能看见过世的老伴一样。通过了解患者近期的状况,结合患者孩子提供的视频,考虑为梦游症,与心理疾病相关。治疗方案暂定为:心理疏导药物辅助治疗,患者以及家属理解并积极配合治疗。
二、治疗经过
谨慎起见,建议患者完善颅脑磁共振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抽血化验提示尿酸和胆固醇偏高,请心理科进行会诊,经过心理评估后提示中度抑郁状态。考虑患者心灵受创后出现的梦游症,建议安排心理疏导,同时给予阿普唑仑片和谷维素片,辅助睡眠质量减少梦游症的发生。与家属沟通后,建议患者与其共同居住,有助于缓解患者的情绪,减少心理负担和压力,分散注意力,避免过度沉浸于悲伤的情绪当中,脱离原本的生活环境,也有助于抑郁状态的改善,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且表示要和母亲共同居住进行照顾。建议2周后门诊复诊,观察治疗效果。2周后,门诊复诊,患者自述近期睡眠较好,情绪也较前有明显改善,无梦游现象的出现,建议继续心理疏导一段时间。
三、治疗效果
梦游症的主要原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遗传因素、发育因素,以及睡眠因素等。该患者由于老伴去世、心灵受创的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夜间梦游症的发生,和抑郁状态相关。给予2次心理疏导后,患者心情较前有明显改善,晚上给予阿普唑仑片和谷维素片辅助睡眠后,每晚能保证7-8小时的睡眠,睡眠质量较好。复诊时,其家属表示治疗后无梦游症再出现,治疗效果比较好。建议继续药物治疗,1个月后门诊复诊。
四、注意事项
很欣慰经过治疗,患者症状已经消失,生活质量有所提高。梦游症主要表现为入睡一段时间后出现一系列无意识自主的活动,第2天醒来不能记住,一般与心理疾病相关的可能性大。治疗期间,患者应该学会调节情绪和压力,家属应该多进行关注,缓解其心理压力,改善居住环境。每天注意监测睡眠质量和睡眠时长,注意关注有无梦游症的发生。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食,平时应该清淡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可适当增加体力运动,例如太极,增强自身体质,同时也找到一个释放心理压力的方式。服药期间应按时服药,定期到医院门诊复诊。
五、个人感悟
每个人都需要经历生离死别,对于刚失去老伴的老人应该积极关注,避免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共同居住可以很大程度上的缓解悲伤,有助于更快地恢复正常生活,家人的关心和照顾有利于避免情绪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现患者出现梦游的倾向,应该有意识的留意,或者记录下来,并及时就医,正如本病例患者家属一样,避免病情的延误。对于医生而言,在诊断的时候应该关注患者的情绪状态,如果有焦虑抑郁状态,经调控不能自行好转,建议口服抗焦虑和抑郁药物治疗,并同时进行心理疏导,有利于疾病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