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外翻是指肛门黏膜和肠粘膜经过肛门腔进入外界形成脱出状况。又称之为乙状结肠脱出或痔疮外翻。这是一种常见的直肠和肛门疾病。肛门外翻可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两种。
部分性肛门外翻指黏膜和肠粘膜仅部分垂入肛门腔内,一般只有肛周部分肛管扩张、撕裂及轻度后陷畸形,脱出物有时可自行缩回。完全性肛门外翻则是指全部脱出的病理情况。肛门外翻时可伴有明显的肛门脱肛、黏液及脓血分泌增多,排便困难,可导致肛门口溃烂、肛周湿疹和痔核形成,甚至引起感染、坏疽等严重并发症。
肛门外翻的原因多种多样。盆腔肌肉松弛是常见的原因之一,这可能是由于腹肌运动过度及骨盆底肌肉疲劳或变性引起。其他原因还包括久坐久站、妊娠、分娩、慢性便秘、腹泻、便中脂肪增加、周围肿块或包块、结直肠肿瘤等。
针对肛门外翻的治疗方法因患者的年龄、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合并症等因素而异。轻度的肛门外翻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进行治疗,如增加纤维素摄入和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对于较严重或反复发作的病例,可能需要包括导管置入、手术切除或引发组织瞬时化学烧伤疗法等在内的医疗治疗。
肛门外翻是一种常见的直肠和肛门疾病,其病因多种多样,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饮食和医疗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如有怀疑或者症状加重,应及时就诊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