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水肿
概述 症状起因 鉴别诊断 如何预防 饮食禁忌 治疗方法 经验分享 专家答疑

肾性水肿的特点

来源:复禾健康网

水肿是指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水肿一般,按病因可分为肾性水肿,心性水肿,肝性水肿和营养不良性水肿。今天我们主要的就是肾性水肿,肾性水肿主要是指肾脏代谢水液的功能出现障碍,从而导致体内的多余水液无法排出体外,接下来我们就具体的看一下肾性水肿有哪些特点。

肾性水肿原因一般分为两类:一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滞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滞留,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另一种原因是,由于大量蛋白尿导致血浆蛋白过低所致。

肾性水肿

症状特点

水肿首先发生在组织疏松的部位,如眼睑或颜面部、足踝部,以晨起为明显,严重时可以涉及到下肢及全身。肾性水肿的性质是软而易移动,临床上呈现凹陷性浮肿,即用手指按压局部皮肤可出现凹陷。

治疗原则

病因治疗是根本,但奏效缓慢,必须针对发病机制及时治疗。原则如下:

①限制钠盐摄入:肾炎或肾病性水肿都有钠水滞留,都必须限制钠盐摄入,但要适当,长期禁钠可致低钠血症;

②利尿:必要时在限钠同时投以利尿药,可促进钠水排出而缓解水肿,并可缓解高血压和减轻心脏负荷;

③控制蛋白尿:对肾病性水肿必须控制蛋白尿,可用免疫抑制药以恢复肾小球的正常通透性;

④补充血浆蛋白。

肾性水肿的病因类型

第一种原因是肾小球滤过下降,而肾小管对水钠重吸收尚好,从而导致水钠滞留,此时常伴全身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因此组织间隙中水份滞留,此种情况多见于肾炎。

第二种原因是,由于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从而导致血浆蛋白过低引发所致肾性水肿。

与其他水肿鉴别

心源性水肿:在右心功能不全、渗出性或缩窄性心包炎时,因体循环的静脉压增高及毛细血管滤过压增加而引起水肿。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发生于下垂部的水肿,常从下肢逐渐遍及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腹水或胸水。水肿形成的速度较慢。水肿性质坚实,移动性较小。心源性水肿诊断的主要依据是心脏病病史和体征。测定静脉压明显升高是诊断的重要佐征。

肝源性水肿:肝硬变在腹水出现前常有下肢轻度水肿,首先发生于足踝部,逐渐向上蔓延。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严重时出现腹水、胸水。种慢性肝脏病病史以及肝功能损害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等均为诊断的依据。

营养不良性水肿:慢性消耗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维生素B1缺乏等均可产生水肿。皮下脂肪减少所致的组织松弛、组织压降低,会加重水液的滞留。水肿常从足部逐渐蔓延至全身。

其他原因的全身性水肿:①粘液性水肿:甲状腺功能减退,当病情严重时,由于皮肤被粘蛋白和粘多糖浸润,产生特征性的非凹陷性水肿,称为粘液性水肿。常在颜面和胫骨前发生。②药物性水肿:应用某些药物后可引起水肿,其特点为用药后出现轻度水肿,停药

后逐渐消退。较常见的药物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睾丸酮、雌激素、胰岛素等,萝芙木、硫脲及甘草剂量过大等也可引起水肿。③经前期紧张综合征也为水肿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特点为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睑、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有乳房胀痛及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排尿量增加,水肿及其他神经官能症状逐渐消退。④特发性水肿:主要表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多见于成年肥胖妇女,常与情感、精神变化有关,伴疲倦、头昏、头痛、焦虑、失眠等神经衰弱表现,立卧位水试验为阳性。

复制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请谨慎参阅,身体若有不适,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上一篇:强迫观念是怎样引起的 下一篇:肾性水肿宜吃及禁忌

常见疾病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

更多

脊柱侧弯会不会转变成强直性脊柱炎

回答:脊柱侧弯不会转变成强直性脊柱炎,常规仔细检查如血沉,ct,核磁共振等,都具有局限性,不能够...

医生医院推荐

刘玉珍

刘玉珍 主治医师

北京崇文中方中医院
擅长:对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肾病、呼吸系统疾...
朱平然

朱平然 主治医师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
擅长:1、肾内科: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小球肾炎、...
张雪亮

张雪亮 主任医师

北京四惠西区医院
擅长:1、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
刘淑珍

刘淑珍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擅长:肾病、糖尿病、泌尿系感染、甲亢、更年期综...
刘斌

刘斌 副主任医师

中国核工业北京四〇一医院
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治,如:糖尿病足治疗,...

药品推荐

肾炎消肿片

肾炎消肿片

辽宁好护士药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建鸿 肾元胶囊

建鸿 肾元胶囊

贵州肾元制药有限公司
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

北京御生堂集团石家庄制药有限公司

医疗资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热门疾病 / 症状推荐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
复禾健康 > 症状查询 > 全身 > 肾性水肿
概述 | 症状起因 | 鉴别诊断 | 如何预防 | 饮食禁忌 | 治疗方法 | 经验分享 | 专家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