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脑出血术后昏迷不醒可能与手术创伤、脑组织损伤、继发性脑水肿、颅内压升高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生命维持治疗、药物干预、并发症防治、康复训练及定期评估等方式改善。
开颅手术本身可能对脑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尤其是出血部位位于脑干或功能区时。术后短暂昏迷属于正常生理反应,通常伴随脑代谢降低。需维持患者血压稳定,避免缺氧,辅助以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胞磷胆碱等促进恢复。
出血导致的原发性神经元损伤可能与昏迷直接相关,特别是基底节区或丘脑出血量较大时。此类损伤通常表现为肢体偏瘫、瞳孔不等大等症状。治疗需结合甘露醇降低颅压,配合自由基清除剂如银杏叶提取物改善微循环。
术后48-72小时为水肿高峰期,可能压迫脑干网状激活系统导致意识障碍。临床常见呕吐、视乳头水肿等体征。除脱水治疗外,可采用亚低温疗法联合白蛋白输注减轻水肿,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
持续颅内高压可能引发脑疝,表现为呼吸节律异常、去大脑强直等危象。需动态监测颅内压,联合使用呋塞米与高渗盐水控制压力,严重时需脑室引流术或二次手术清除血肿。
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或癫痫发作等并发症可能延长昏迷时间。患者可能出现发热、抽搐等症状。应加强气道管理,及时纠正低钠血症,预防性使用左乙拉西坦等抗癫痫药物。
术后昏迷患者需每日评估GCS评分,早期开展肢体被动活动预防关节挛缩。营养支持采用鼻饲匀浆膳或短肽配方,保证每日30kcal/kg热量摄入。康复阶段可结合高压氧与经颅磁刺激治疗,家属应学习翻身拍背等护理技巧,观察瞳孔与呼吸变化,出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疗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