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乃文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风湿免疫科
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属于危急重症,其严重程度与出血量、部位及救治时机直接相关,可能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或生命危险。
少量出血时可能仅出现头痛、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突然剧烈头痛伴呕吐,类似“头部被重击”感,此时血压通常显著升高至180/100mmHg以上。这些症状提示需立即就医排查。
出血量达20-30ml时可出现单侧肢体无力、言语含糊。基底节区出血常见“三偏征”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丘脑出血可能伴随意识模糊,脑干出血可突发呼吸循环衰竭。
出血量超过50ml或破入脑室系统时,患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伴随瞳孔不等大、去大脑强直等脑疝征象。此类情况病死率高达50%-70%,幸存者多遗留严重残疾。
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动脉玻璃样变性,可能与小动脉瘤形成有关。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时血压骤升,易诱发血管破裂。常见出血部位包括基底节55%、丘脑15%及脑桥10%。
急诊需维持血压在140-160/90-100mmHg安全范围,可选用乌拉地尔、尼卡地平等静脉降压药。对于幕上出血量>30ml或后颅窝出血>10ml者,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
预防重于治疗,高血压患者应每日监测血压,低盐饮食控制在5g/日以下,规律进行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严格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或吲达帕胺等降压药物,血压达标值建议<130/80mmHg。突发剧烈头痛伴神经功能缺损时务必立即呼叫急救,避免搬动患者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