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停搏可通过心肺复苏、电除颤、药物治疗、气管插管、急诊手术等方式急救。心脏停搏通常由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创伤性休克等原因引起。
1、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是心脏停搏急救的核心措施,通过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胸外按压需在患者胸骨下半部快速用力按压,深度约5厘米,频率每分钟100至120次。人工呼吸每次吹气时间约1秒,观察胸廓起伏。心肺复苏需持续进行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或患者恢复自主心跳呼吸。
2、电除颤电除颤适用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导致的心脏停搏。自动体外除颤仪可自动分析心律并指导操作者放电。除颤前需确保无人接触患者,放电后立即继续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能显著提高心脏停搏患者的存活率,每延迟1分钟除颤成功率下降约10%。
3、药物治疗心脏停搏急救药物包括肾上腺素、胺碘酮、阿托品等。肾上腺素可每3至5分钟静脉注射1毫克,通过收缩外周血管提高冠脉灌注压。胺碘酮用于顽固性室颤或无脉性室速,首剂300毫克静脉注射。阿托品适用于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剂量为1毫克静脉注射。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可确保气道通畅并提供高浓度氧气,是高级生命支持的重要措施。插管前需充分给氧,操作时间不超过30秒。插管后确认导管位置正确,固定导管并连接呼吸机。无法立即插管时可使用喉罩或球囊面罩辅助通气。气管插管能有效防止误吸并改善氧合。
5、急诊手术部分心脏停搏患者需急诊手术,包括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包穿刺、开胸心脏按压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立即行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植入。心包填塞需紧急心包穿刺减压。开胸心脏按压适用于创伤性心脏停搏或胸外按压无效时。手术需由专业团队在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
心脏停搏急救需立即启动生存链,包括早期识别求救、早期心肺复苏、早期电除颤和早期高级生命支持。急救后存活患者需进行目标体温管理、冠状动脉评估和神经功能保护。日常生活中应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规律运动,定期体检。突发胸痛、心悸、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心脏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服药并随身携带急救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