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出现龋齿可通过窝沟封闭、氟化物治疗、树脂充填、预成冠修复、根管治疗等方式干预。龋齿通常由口腔清洁不足、高糖饮食、牙釉质发育不良、细菌感染、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窝沟封闭适用于乳磨牙或恒磨牙窝沟较深的儿童,通过流动树脂材料封闭牙齿沟隙,减少食物残渣滞留。操作过程无痛无创,建议在牙齿完全萌出后尽早进行。治疗后需定期检查封闭剂是否脱落,避免二次龋坏。该方法对早期龋齿有显著预防效果,但无法修复已形成的龋洞。
2、氟化物治疗采用氟化泡沫或氟保护漆局部涂抹,促进牙釉质再矿化。适用于浅表龋或龋易感儿童,每年进行2-4次可降低龋齿发生率。治疗时需防止氟剂过量吞咽,完成后30分钟内禁食禁饮。氟化物对初期龋斑有逆转作用,但中深度龋坏需配合其他治疗。
3、树脂充填清除腐质后用复合树脂材料修复龋洞,保留更多健康牙体组织。适用于中小型龋洞,颜色与天然牙接近。操作需配合橡皮障隔湿,确保粘接效果。术后可能出现短暂敏感,需避免过硬食物。该方法能有效终止龋病进展,但大面积缺损需考虑预成冠修复。
4、预成冠修复对严重缺损的乳牙采用金属或全瓷预成冠包裹,恢复咀嚼功能并防止牙齿折裂。适用于多面龋坏或根管治疗后的牙齿,手术需磨除部分牙体。冠体边缘可能刺激牙龈,需加强口腔清洁。该方式能维持乳牙空间至替牙期,避免恒牙萌出异常。
5、根管治疗当龋坏波及牙髓时需清除感染组织,用可吸收材料充填根管。适用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的乳牙,治疗分2-3次完成。术后可能出现牙龈肿胀,可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布洛芬混悬滴剂、醋酸地塞米松口腔贴片缓解症状。该方法能保留患牙但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
家长需帮助幼儿每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两次,每次不少于两分钟,定期使用牙线清洁邻面。控制零食频率,避免黏性高糖食物长时间滞留口腔。每3-6个月进行专业涂氟与口腔检查,发现早期脱矿及时干预。替牙期需关注六龄齿萌出情况,适时进行窝沟封闭。建立科学喂养习惯,奶瓶喂养不超过1岁半,戒除夜奶习惯预防奶瓶龋。通过饮食日记记录糖分摄入,用奶酪、坚果等替代糖果作为间食。